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科研攻关增动力 人才培养谋未来

发布日期: 2011-12-06 00:00
来源: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卫生事业的发展对科技支撑的需求也变得更加迫切。本市卫生科技教育事业始终坚持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科教兴卫工作力度,以科技攻关项目为依托,带动重点学科梯队建设,不断增强卫生科技创新能力;注重应用医学研究和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着力培育和打造技术水平先进、业务素质过硬的医疗卫生队伍,为支撑本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着力推进重点学科建设

  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重点学科在本市医药卫生事业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本市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本市卫生局于今年制定下发了《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十二五规划》及7个配套文件,切实加强了重点学科的建设与管理,明确了学科未来五年的建设目标,为进一步提高本市医学防病、治病整体水平奠定了基础。

  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居民健康的实际需求,本市卫生科技教育事业不断强化卫生科技平台建设,开展科研立项,积极做好重大课题组织工作。今年组织开展了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招标工作,通过答辩和专家评审等多个程序,最终确定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及预防方案的制定47项为2011年度天津市医药卫生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重点学科科技支撑平台建设,搭建了第三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市眼科医院小儿眼科与斜视实验室、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实验室这三个临床医学研究平台。

  为使医学研究更密切地与临床相结合,与现代医学、生物医药学紧密结合,更好地为临床、为患者服务,本市通过整合临床和技术资源,着力建设天津市组织库,通过探索疾病发病机制,开展医学遗传学科研项目,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搭建起了以组织库为基础的生物技术研发平台,为常见病、多发病的早期诊断奠定了研究基础,有利于疾病防治关口前移,提升了本市在临床技术与科技研发领域中的实力与水平。

  

  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缔造群众健康守门人

  

  卫生人力资源是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则是决定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天津市卫生系统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员队伍作为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并列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予以重点推进。

  据了解,截至201110月,本市招收三届共2597名学员(其中全科医师430名)接受规范化培训,分布在全市173个学科培训基地。全科医师通过临床基本理论和技能、临床技能的模拟操作、临床综合能力这三站式结业考核,回到社区医院进行一年的社区培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一年后拿到正式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经过培训的全科医师主要在基层社区医院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居民可以先到社区医院里找全科医生做初步诊断,确定疾病类型后如有需要,再由掌握着丰富医疗信息资源的全科医生安排转诊治疗。全科医师通过首诊式看病方式,为基层群众进行一体化医疗服务,有助于真正实现社区医院与三级医院之间有效地双向转诊,有助于真正成为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对居民病情知根知底的老朋友。

  

  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

  构建终身医学教育体系

  

  为了使本市已完成院校医学教育的在职卫生人员不断补充、增新、拓宽专业知识技能,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保证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步伐,本市卫生教育工作遵循卫生人才的成长规律,注重职业素质和服务能力的培养,抓紧落实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切实提高继续医学教育质量。在项目实行过程中进行全程监督管理,在学分授予中实行项目考核、项目实施、证书发放相互制约的原则,保证培训活动的落实和培训质量。继续医学教育已成为继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今年7月,卫生部督导组对本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行了实地评估,通过听取相关单位的情况汇报、查验相关资料、抽查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对继教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全面复评本市十一五期间继教工作。评估组一致认为本市十一五继续医学教育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和超过卫生部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具有特色的继续医学教育体系,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贯彻实施对口支援计划

  开展跨省医疗卫生合作

  

  今年6月,为响应中央统战部致力为公、同心同行的号召,本市加强支持贵州省毕节市试验区建设力度,深入开展卫生对口支援计划。市卫生局安排接收贵州省毕节市6名卫生技术人员到东丽医院进修学习,旨在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和质量,更好地为当地群众服务。毕节基层医疗技术人员在津接受了为期两个月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系统培训。

  此外,今年上半年本市共组织接收两批共计 188 名海南省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来津进修培训。这些兄弟省份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在本市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大二院、儿童医院、中心妇产科医院、泰达心血管病医院、第三中心医院和市肿瘤医院参加了理论和临床实践培训。津琼两地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进一步开展了包括医疗保健、疾病预防控制、院前急救等工作在内的多层次、多方面合作,并深入开展科研教学、人才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交流,促进两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共同发展。
分享到:

上一篇: 宁河县完善制度促进人口计生依法行政上水平
下一篇: 国际志愿者日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