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打掉假日“这堵墙” 实现就医“无障碍”

发布日期: 2011-12-05 00:00
来源: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按:随着我市医疗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从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要出发,全市83家医院开展了无假日门诊工作,参加公休日门诊值班的医务人员超过14万人次,公休日门诊诊疗近250万人次。近日,市卫生局组织召开无假日门诊工作交流点评会,促进医院间相互借鉴、学习交流。市第三中心医院在此项工作中,以优质的服务、规范的管理和严格的奖惩,取得了群众、职工、医院“多赢”的效果。现将其经验做法刊发,以供借鉴。

市第三中心医院在开展无假日门诊工作中,形成了一套特点鲜明、运转流畅、服务到位的工作模式。

“三个手段”满足患者需求。一是扩大门诊范围。在节假日全天开设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范围涉及普内普外、消化科、神经科、骨科、妇产科、中医科等22个学科,占专业总数的73.3%。二是充实医生力量。实行门诊病房医生一体化管理,所有符合年资的医生均由门诊办公室统一管理参加节假日门诊,副高以上职称医生不低于出诊医生总数的40%。三是实施错峰诊疗。合理调整专家出诊时间,避免患者集中就医。医院规定副高以上职称医生周六、日下午出诊率不低于全天出诊率的55%,其中普内、普外等科至少固定一名副高以上医生出诊。2010年,医院节假日门诊量24.95万人次,较2005年提高了41.3%,今年第三季度节假日门诊量达6.3万人次。

“三条措施”调动职工热情。一是注重规范管理。成立无假日门诊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无假日门诊工作实施细则,不断优化诊疗流程。二是严格考核制度。加强与科室主任沟通,统筹门诊与病房工作。制定医生出诊等管理措施,记录医生登录工作站时间,杜绝无故旷诊、推诿患者现象。调控挂号比例,制定加、停号管理规定,保证医疗资源充分利用。强化医疗监管,保证医疗安全,要求医生对每个患者诊疗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消除患者“周末看不好病”的顾虑。三是落实奖惩制度。将医生出诊次数和号量与个人奖金挂钩,调动职工积极性。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取消门诊资格等处分。同时,通过强制实行轮休和带薪年休假制度,减轻医务人员压力。

“三项制度”巩固工作成果。一是强化导诊服务。在8个候诊区和大厅设置服务台,开展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出借轮椅、平车,提供饮用水等便民服务措施。导诊人员提供鉴诊、分诊、咨询、加停号等主动服务。二是加强辅助支持。实行节假日常态化治疗,临床、医技、行政及后勤等科室正常上班,开放超声、心电图、胃镜等辅助检查项目,进行小型门诊手术,同时提供无假日医保结算服务,方便患者随时正常就诊。三是宣传公示跟进。通过医院电子屏、公告栏和医院网站等途径,公示节假日期间门诊接治医师信息,广泛向社会宣传“无假日门诊”,让老百姓知晓“无假日门诊”;通过现场预约、电话预约、网路预约等预约诊疗服务,引导患者节假日来院就诊,保证良好的就诊秩序,提高诊治效率。

编辑:金鑫

分享到:

上一篇: 市人口计生委组织参加全国人口计生依法行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下一篇: 日新月异展新貌 杏林春晖耀蓟州——蓟县中医院开展“环境年”建设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