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昆仑山上的天津医生

发布日期: 2011-10-04 00:00
来源: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929日,记者来到策勒县跟随天津援疆医生例行巡诊,走进昆仑山深处的恰哈乡喀尔塔什村,切身感受当地的就医环境,了解援疆医生工作状态。

  五个半小时开到喀尔塔什村

  早上10:00,记者跟随策勒县医院的谭国良、李东印、苗凯、康杰四位天津援疆医生开始了巡诊之旅。

  天津公安医院外三科副主任谭国良告诉记者,这种巡诊县医院每月都组织一次,这次我们是去昆仑山上的喀尔塔什村。天津援疆医疗队已经三次到恰哈乡巡诊,半年时间总共在策勒县巡诊十次。

  13:30,我们来到了半山腰的一座乡村,车停下来。谭大夫和记者说道:我们先在乌库村老乡家打打尖吧,饿着肚子上去,会加剧高原反应的。

  记者这才知道,这里只是半山腰的乌库村,离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呢。

  剩下的路愈发难行,两边山体错落,道路崎岖蜿蜒。只有17公里的山路,我们又走了一个半小时。15:30,终于到达目的地喀尔塔什村的一个居民点,当地村民称之为阿克塔西

  海拔3500米的巡诊

  村里没有像样的路,汽车只能停在村口。远处昆仑雪山清晰可见,村庄设在两山之间,山坡上零星地分布着几间低矮的土坯村舍,邻居间想串个门,也需要爬坡越沟。

  喀尔塔什村是恰哈乡偏远的村庄,没有通电、没有手机信号、没有平整的道路,是典型的三无山村。村民基本上以牧羊为生。病人想去乡卫生院看次病要坐摩托车或是毛驴车,最快也要两个多小时,到县里要走一天。爬上一个20米的高坡,记者跟随医疗队走进一户村民房内。这是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土坯房,没有电灯,屋内黑暗,房内点着炉火。

  由于气候和生活习惯所致,这里的村民最容易得关节炎、气管炎、血压高和结石症。大夫们根据每位病人的具体情况详细分析病情,并让乡卫生院医生把药物的服用方法写在药盒上。

  你这是一般感冒,要多喝水,吃这个感冒药。现在体温37.5左右,好好休息,很快就好了。

  通过恰哈乡卫生院院长阿卜杜卡迪尔的翻译,谭国良在和发烧卧床的艾力艾山说着。

  像吐尼沙汗这样的气管炎一定要注意室内外的温差,这样的天气,室内就不要再烧炉子了。室内外温差大,空气不流通都是她的病因。天津市儿童医院康杰大夫正和身边恰哈乡卫生院随行医护人员米娜瓦研究患者病情,并教授她诊断方法。

  此时,记者才感觉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轻微眩晕,浑身出汗,突然意识到这是高原反应。问当地村民才知道,这里已经是海拔3500米高原。

  得知来了天津医疗专家,老乡们一个劲地把医生往自己家请。登上高坡,跨过溪流,跋涉山间,大夫们个个气喘吁吁,浑身是汗。但是,他们顶住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认真地走入每一户,送医送药。

  我们带来了新技术,能治好您的病

  在68岁布哈其汗肉孜老人的房内,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普外科医生李东印坐在土炕上耐心地询问着老人的病情,并劝她做进一步治疗。

  您的胆可能有结石,希望您赶快到县医院做胆囊摘除手术。千万别耽误。李东印特别嘱咐老人到策勒县医院找他看病。

  现在不一样了,自从今年3月份天津大夫到策勒县医院,就带来了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技术,治疗您的病不复杂。我们来您这儿就是为了看您是什么病,赶快给您治好病。请您赶快来,病可不能耽误啊!李东印通过翻译再次叮咛道。

  天色渐晚,日落西山。一个下午,大夫们在喀尔塔什村阿克塔西居民点检查了30多户村民的身体。

   我们知道翻过那道山梁,还有很多村民,实在抱歉,明天还有手术,天黑前要下山。下次再约时间,我们一定回来!一定要再走远一点! 援疆医生们紧握老乡们的手,依依惜别 ……
分享到:

上一篇: 门诊无假日 患者享便利
下一篇: 杏林和风润人心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