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卫生局于8月22日召开了天津市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工作启动会。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主要是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和女性性功能障碍。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妊娠和分娩造成盆底支持结构损伤。如果盆底肌肉受损后不能及时恢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生理功能的下降,相应并发症会越来越严重,而最后只能用外科手术治疗,不但医疗费用增加,而且治疗效果也不理想。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是目前中老年女性常见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在成年女性中的发病率约在20%-40%水平,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虽然它不像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但它却影响着病人的生活与人际交往,使其产生自卑与情绪沮丧、食欲、性欲低下等身心障碍,工作和家庭生活都有可能受到影响。患者常需配带尿布,身上经常会伴有难闻的尿骚味。异味会让她们不好意思站在别人面前,担心出丑。所以她们回避交往场合,从而丧失很多不错的工作机会。长此以往,就会造成社交障碍,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甚至丧失劳动力,给精神上也带来创伤,因而不愿外出,不愿接近他人,怕被他人嘲笑;本病患者的性生活经常会有不和谐的情况,有的甚至因此而夫妇感情不和;重度尿失禁,经常会引起阴部发生湿疹、皮炎,并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结石等,严重者会影响双侧肾脏功能。经产妇者可能有会阴损伤的痕迹,不少患者并发子宫脱垂、膀胱尿道膨出。这类疾病虽然“不要命”,但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特别妨碍女性的工作和社会活动,甚至有人将这称为“社交癌”。
为了保障妇女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天津市卫生局启动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中华预防医学会蔡纪明副会长,代表学会向天津市捐赠了首批41台原产法国的筛查康复仪器,总价值1116万元人民币。该项目的实施,以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作为筛查防治中心,凡是产后女性、30岁以上女性和患有尿失禁、脏器脱垂、慢性盆腔疼痛、不孕、性功能障碍、盆腹手术后的女性都是筛查的适应人群。筛查后确认为盆底功能受损的,可以接受5-10次的康复治疗,治疗过程无痛苦、无创伤,绝大部分患者都能收到良好的康复效果。康复效果不好的,经过再次诊断评估后,凡需要手术和药物治疗的,由市卫生局指定的诊治中心---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和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负责进一步治疗。
随着天津市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控制和妇女人均期望寿命的不断提高,广大妇女越来越要求享有全面的卫生保健服务和高质量的生活品质。盆底防治项目的实施,会有效地提高妇女生活质量,使广大的妇女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