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全市卫生行业“三好”评选牵出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发布日期: 2010-10-25 00:00
来源: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有一种感动叫平凡。

  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壮怀激烈的豪言。他们,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对抗病魔和死神的前线,无怨无悔地为患者奉献着真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然而,正是这种默默无闻和无怨无悔,衍生出一份份真实的碰触心灵的感动,平凡的岗位也因此变得不再平凡。

  他们的故事鲜为人知。在眼下正火热开展的、天津百姓积极参与的全市卫生行业评选人民满意的好医生、好护士、好医院活动中,是广大普通市民一封封话语朴实洋溢真情与感激的推荐信,使得这一个个发生在医患之间的感人故事时至今日才浮出水面,为人们所了解,令人们动容。  

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父亲有别人看护,可患者危急,又无家属陪伴,我不能走!

  一边是患者一边是亲人,他们把生的机会留给了患者

  2004918日,这个日子,天津中医一附院外科医生贾建东终生难忘。

  那是个周末,科里只有他和一名管床医生值班。午饭时间,一名危急患者由急诊转来。他立即放下碗筷,冲进手术室。紧要关头,护士慌慌张张找到了他:您母亲情况不好,快过去看看吧,手术先让别人做。从护士紧张急切的话语中,贾建东感觉到因患晚期肿瘤一直住在自己病房的母亲此时可能也出现危情。然而,看着手术台上同样身处险境的患者,他毅然决然地说:我手术完马上去!患者获救了,可他的母亲却再也没能醒来。即使在自己的医院、自己的病房,他也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眼,永远留下了对母亲深深的愧疚。

  一边是患者,一边是亲人,黄河医院护理部主任彭爱芝同样把生的机会留给了患者。

  20042月,外环线发生特大交通事故,3人死亡,19人受伤,10人危重。伤员被送进黄河医院,彭爱芝紧急组织抢救,加班加点,不舍昼夜。半个月中,她对年迈患病也住在自己医院的老父亲始终没能望上一眼。一日深夜,一位重伤员再次休克,她赶紧披挂上阵。可与此同时,她父亲病情也突然加重,情况危急。父亲有别人看护,可患者危急,又无家属陪伴,我不能走!就这样,患者得救了,可彭爱芝却永远失去了父亲,同样在自己的医院,同样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好闺女,你走了我们怎么办啊……”

  视如亲人,他们用浓浓真情深深温暖了患者

  温暖,有时就因一句问候,一个微笑,甚至一个眼神。

  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他们视患者如亲人,用浓浓真情深深温暖了一颗颗饱受病痛和困境折磨的心。

  武清区人民医院外二科主任毛国良,30多年来没节没假,一心扑在工作上。一位老人因年迈体虚基础病多,前列腺切除术后尿道出血不止。晚上,刚下手术倍感疲惫的他见此情景,支起弹簧床在老人身边一守就是三天三夜,直至其病情好转。老人家属流着泪对周围人说:我们碰上了好人、恩人了!”10年前,一位大爷排尿困难,必须膀胱造瘘,可因贫困无力治疗。后来听说毛国良人好,就试着找到了他。毛国良二话没说,用自己的钱为老人付了费,并当即施术。术后得知老人住处远,每月到医院更换造瘘管很不方便,他就坚持上门免费为老人服务,风雨无阻,一干就是10年!

  在河西区桃园街,不少人提起社区卫生站护士邹玲,都会竖起大拇指。罗马花园耿大爷患了癌症,术后需长期打针。可老人行动不便,邹玲就主动每天上门服务,无论多忙多累4年间从未间断,直至老人去世。20083月,邹玲调离社区站,许多居民纷纷跑来和她道别,不少人联名写信让她留下。一对80多岁的老两口拉着她的手淌着泪说:好闺女,你走了我们怎么办啊……”那一刻,她决定不管跑多远的路、吃多大的苦,也要继续为两位老人义务服务,并一直坚持到现在。

  在市第三中心医院肝胆外科,很多老人用闺女这个词称呼护士长权月。近日,患者马大娘的女儿签证到期了,必须离开,可老人身边又无其他亲人。离别时,母女俩泪眼相对,难舍难分。权月眼圈儿红了,她一手拉着老人的女儿,一手扶着老人,动情地对老人女儿说:你放心走吧,有我们在,你母亲会得到最好的照顾。从此,不管多忙多累,只要腾出一点空闲,权月就会来到老人身边,给老人擦脸洗手、喂水喂饭、端屎倒尿,陪她说话聊天儿,不知情的病人都以为权月就是老人的女儿,看人家这闺女,多孝顺!

  抢救正在关键时刻,我不能撤!

  病痛面前,他们坚守岗位把健康送给了患者  

  医生是人,也会生病。然而,病痛面前,他们选择了坚守岗位。因为,他们心中有放不下的患者。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齐向前,除去吃饭睡觉,所有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工作上: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解答患者疑问;经常深夜打电话到病房,询问术后患者情况。因长期劳累,前不久他病倒了,高烧不退,住院输液。夜间,当听说一位患者情况危险时,他不顾自己还在输液,坚决让同事用轮椅把他推到导管室。手术台前,他鼓足精神,用插着输液管的手为患者实施介入手术治疗。由于身体太过虚弱,他摔倒了,被别人扶起后,硬是在别人搀扶下坚持完成了手术,使患者转危为安,在场同事无不动容。

  市肿瘤医院ICU病房护士马园,在一次对极危重症患者持续多个小时的抢救中,不断感到腹痛,一阵紧似一阵。抢救正在关键时刻,我不能撤!就这样,她咬紧牙关坚持、再坚持。3个小时后,病人稳定了,可殷红的鲜血却从她的裤脚淌了下来——她流产了。面对着丈夫充满怜惜又有些责怪的眼神,她笑着开导:没关系,我还年轻,有的是机会再要孩子,可病人的生命转机可能就只有这一次。

  为了患者,两次患癌的市第二医院护理部主任降爱华,同样选择了坚守。

  去年4月,53岁的她被查出甲状腺癌。她不动声色,背着同事在五一长假做了手术,假期过后重返医院,像平常一样快乐地忙碌着。“5·12”护士节大会上,她在宣读提高护理质量倡议书时突然失音,几分钟的沉默和尴尬后,她用低哑的嗓音坚持完成了发言。同事们这才知道,眼前这位不知疲倦为患者日夜操劳的老主任,原来竟是一位癌症病人。2009年底,不幸再次降临。她又被查出肺癌。这一次,她依然坚强面对,术后坚持工作,出满勤、干满点,带着护士们开展了护理零距离”“微笑服务”“聊天护士进病房等一系列护理举措,受到患者广泛好评。别人问她这样玩儿命图什么,她说:因为我喜欢这份职业,我在为患者服务中找到了自身的价值。

  ……

  平凡的人,却给了我们最多的感动。

  这就是白衣天使。他们用行动给这四个字做出了最生动、最深刻的注解。
分享到:

上一篇: 津南区人口计生委启动“两个计划”加大对流动人口服务关怀力度
下一篇: 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特点突出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