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关于在天津市卫生行业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的意见

发布日期: 2010-08-20 00:00
来源: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各区、县卫生局,市卫生局直属各单位,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中央驻津医疗机构,部分部队、企事业单位医院,局机关党委:

为落实市委工作要求,按照2010年卫生工作总体部署,市卫生局党委、市卫生局决定在全市卫生行业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

一、目标任务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工作任务和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按照“干什么练什么,什么弱强什么”的原则,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为活动平台,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使卫生职工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明显提高,服务质量和能力明显增强。

二、参加范围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全体职工。

三、方法步骤

活动分四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08-9月3

  市卫生局将召开动员大会,对“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进行部署。在此基础上,各单位要做好全员发动,参照练兵比武大纲,按照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要求,细化方法步骤和练兵比武活动载体,明确不同岗位人员练什么、怎么练和所达到的目标,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要突出针对性,提倡创造性,做到广泛性,确保人人参与、人人提高。

(二)基层练兵比武阶段(96日—1029日)

各单位按照本单位方案,依据既定工作目标,开展针对性训练。各区县卫生局负责组织指导所属机构练兵比武活动。非医疗单位可结合单位实际,采取不同的方式开展练兵比武活动。各单位要参考练兵比武大纲,采用灵活多样的练兵形式,既结合日常工作、有所创新,又体现竞争比拼,评选出本单位不同岗位的技术能手。各单位在练兵比武活动结束后要在单位内部进行总结表彰。局党委将督查各单位比武情况,适时组织观摩,总结推广各单位先进做法和创新性举措。

(三)全市技术比武阶段(111日—1130日)

市卫生局将对特定项目,在全行业范围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局职能部门在总结、借鉴各单位练兵比武经验基础上,制定全市技术比武具体实施方案。初赛拟在基层单位进行,复赛采取电脑随机抽取等方式选定参赛人员,在复赛的基础上,择优进行决赛。

(四)总结表彰阶段(201012月)

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在练兵比武活动中组织得力、举措创新、全员参与、效果明显的单位和比武成绩突出的个人给予奖励。(奖励办法由局人事处会同相关部门制定)。

四、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分工协作,切实抓好落实。要明确目的,既重视结果,更注重过程。要抓住契机,激发职工热情,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加强组织领导,市卫生局党委成立组委会,主任王贺胜,副主任张桂祥、王建存、林立军、田惠光、申长虹、张占伟、王建国、宋立志,常务副主任王建存、张占伟、申长虹;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在局工会;设两个工作组,宣传推动组迟连庄、于慧雯、胡大保、吴 、杨洪利、桂勇利、葛乐,综合督导组王积惠、安建民、李双印、戴金增、陈 力、华 勇、张富霞、陈子震、高 辉、王栩冬、窦双祥、徐维英、金玉珠。

在练兵比武过程中,市卫生局职能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做好指导工作。

2.确保全员参与。确保练兵阶段全员覆盖。要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立足现岗,突出特点,使职工熟练掌握知识、技能,并娴熟运用。

3.加强宣传报道。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练兵活动和先进典型、经验做法及工作成效,营造氛围,树立卫生行业崭新形象。各单位要及时报送好经验、好做法,以便行业内交流借鉴。局宣传处要及时与媒体联系,报道练兵比武情况。

各单位93日前将活动方案报市卫生局活动办公室。

附件:天津市卫生行业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大纲

2010810

天津市卫生行业开展“岗位练兵

技术比武”活动大纲

一、临床西医部分

(一)医师人员

1.基础知识及临床部分。参考《天津市卫生技术人员三基培训教材》(临床分册)(天津市卫生局,2007.1

2.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和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3.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生部,卫医政发[201011号)

4.合理用药特别是抗菌素合理使用。包括用药指征、用药选择、给药途径、给药方法等。

(二)护理人员

1.基础知识及临床部分。参考《天津市卫生技术人员三基培训教材》(护理分册)(天津市卫生局,2007.1

2.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见“医师部分”)

3.护士条例。

4.护理技术操作50项。

(三)医技人员

1.基础理论部分。参考《天津市卫生技术人员三基培训教材》(医技分册)(天津市卫生局,2007.1

2.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部分。参考《天津市卫生技术人员三基培训教材》(医技分册)(天津市卫生局,2007.1

3.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见“医师部分”)

二、中医部分(含中西医结合人员)

熟练掌握各岗位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职业道德和服务规范,强化中医药基础知识和四部经典内容,加强中医药技术应用。掌握中医临床理论知识,要以现行中医药本科教材为蓝本,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国医学史、中医经典、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外(骨伤等)妇儿专业知识等。中医四部经典的学习应熟读重点条文释义、重点词语解释、临床应用等。方剂学应熟记方剂组成、配伍、方解、临床应用等。中药学应掌握功效、性味归经、认药、处方调剂等。可参考《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温病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书目。

三、妇产科部分

掌握妇产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助产技术,新生儿复苏技术,孕妇学校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

(一)妇产科医生

参考《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及《临床医师实践技能应试指导》(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第七版)。熟练掌握高危妊娠的筛查和诊治,筛查高危因素,分析相关辅助检查结果,采取正确治疗措施;枕先露的分娩机转、产程的观察及处理,操作手法正确熟练;分娩期并发症的处理,例如产后出血、羊水栓塞、脐带异常的处理原则。掌握异常分娩的诊治要点及处理,熟练掌握头位难产、肩难产的紧急处理;阴道助产的指征及注意事项;心肺复苏术、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流程,熟练掌握操作手法。

(二)助产士(护士)

参考《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新生儿窒息复苏》和卫生部《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护理技术项目考核要点》。熟练掌握枕先露的分娩机转、产程的观察及处理,操作手法正确熟练;异常分娩的诊治要点及处理,例如头位难产、肩难产的紧急处理;阴道助产的指征及注意事项;分娩期并发症的处理,例如产后出血、羊水栓塞、脐带异常的处理原则;心肺复苏术、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流程,熟练掌握操作手法。

(三)孕妇学校健康教育人员

参考《天津市孕妇学校基础课教材》(市卫生局妇幼处2008年印发)。掌握孕前、孕中、晚期保健,分娩及分娩前准备,产褥期保健及产后康复,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指导的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

四、医技部分

(一)医学影像医师

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医学影像操作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影像判读、报告书写、告知义务的履行等。

(二)麻醉医师

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手术麻醉基础知识、术前病人综合状况评估、麻醉告知、麻醉记录、麻醉前后访视记录、麻醉操作等内容。

(三)病理医师

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相关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病理切片及各种染色的基本原理及操作,病理结果判定,病理诊断报告书写。

(四)检验人员

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临床检验基础知识、检验操作、检验报告判定、检验报告书写、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技能等。

(五)其他医技人员

医学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本专业基本技术操作规范、检测程序、检测结果分析与报告,常见疾病的检测要求等。

五、药学部分

掌握药品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以及规范,熟悉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知识,具备进行药学服务、独立解决和处理有关药学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熟练掌握处方审核、调配、发药,处方点评、药物合理使用(包括抗菌素合理应用)、用药指导以及药学计算相关知识和技能;了解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以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临床常见病症的临床表现以及药物治疗、特殊人群用药指导、治疗药物监测及个体化给药等临床药师基本技能。

中药人员熟悉中药学、中药鉴定、中药炮制、方剂学等中医、中药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中药饮片的常用量、真伪鉴别、配伍禁忌、煎服法、中药饮片调剂、炮制和中药处方审核管理的相关技术和操作。

六、基层医疗卫生部分

公共科目:包括有关社区卫生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等。

(一)临床医疗专业人员

1.临床医疗:掌握常见症状的鉴别,全身系统检查的内容等基本理论,正确阅读使用各项常规临床检验和影像学检查报告;掌握常见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防治等基础知识,熟悉导尿、灌肠、穿刺等常用技术操作的技术,了解外科、口腔、五官、皮肤等社区常见疾病的基本治疗护理原则及转诊指征。了解中医、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及常用穴位的临床意义及常见针灸、按摩治疗的基本原则,熟悉常用中成药的临床适应症。

2.急诊与急救:掌握常见急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急症(休克、出血、急性心脑血管病等)、意外伤害(物理损伤、动物咬伤等)及急性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等)的初期处理原则,及时正确转送病人。掌握心肺复苏术,常用急救药物和器械的使用方法(洗胃、外伤包扎、止血、固定等),及时正确输送各类危重病人。

3.公共卫生服务:掌握社区疾病预防策略与三级预防的概念,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能正确开展社区诊断和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掌握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概念和有关基本理论,熟悉营养素的基本知识,掌握平衡膳食和与营养有关疾病的膳食指导原则;熟悉常见传染病、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基本知识,掌握居民预防接种基本知识;了解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原则,掌握社区重点人群(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保健知识;熟悉并掌握社区康复训练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的基本知识理论。

(二)护理专业人员

了解现代护理基本理论,掌握社区护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掌握最常用的26项基本护理操作和基本的健康宣教内容和社区特色的健康咨询,妇儿保健内容。对于社区患者的重症护理和轻症用药指导有基本的认识,能够应对社区工作“六位一体”的广泛服务对象。

(三) 社区康复专业人员

了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社区康复的基本内容及方法,掌握最常用的康复评定技术和最常用的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技术,掌握几种社区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健康教育,能为社区病、伤、残者提供最基本的训练与服务,并能提供康复咨询。

(四)社区药学专业人员

能按照药品调剂规范完成处方的审核、药品调配和发放,并能使用药品说明书等进行常用药物咨询和合理用药宣教工作,熟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天津市537目录药品并能进行相应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和报表填写。

(五)社区检验专业人员

能完成血、尿、便三大常规检验工作和常用生化检查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和对医疗废弃物管理的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和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熟悉常用临床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能开展检验项目的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工作。

(六)社区B超专业人员

规范超声检查技术和诊断,了解超声物理基础知识;熟悉灰阶超声成像基本原理,掌握灰阶超声仪器的基本构成,超声仪器的基本性能和操作方法,掌握腹部、妇产科规范超声检查方法;熟悉超声检查在上述领域的检查适应征。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超声检查常规、诊断原则和鉴别要点。

(七)社区口腔专业人员

能掌握社区常见口腔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对症应急处理,对疑难病例能准确及时转诊,熟悉口腔预防保健知识,能开展健康教育,掌握院内感染知识,防止交叉感染。

(八)社区X线专业人员

掌握X线与X线成像的基本论知识,熟悉X线设备的使用及日常维护、掌握X线防护方法,掌握胸部X线透视与胸腹部、骨关节常规X线投照的方法,包括常用体位,投照操作与临床应用,掌握胸部、躯干四肢常见病变的一般临床诊断、常规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够书写规范的常规X线诊断报告。

(九)社区心电图专业专业人员

了解心电图和心电图机基本原理,掌握心电图机标准操作、心电图标准测量与正常心电图,临床常见异常心电图分析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分析,诊断与鉴别,独立分析常见异常心电图。

(十)天津市乡村医生

掌握全科医学的基础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基本的医学法律法规,掌握无菌术和常用消毒隔离方法。掌握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出血、脑梗塞及16种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和健康教育内容。熟练掌握537种社区用药的方法,掌握心脑,消化,呼吸,骨关节,耳鼻喉,眼科,泌尿常见病和急诊的治疗与鉴别转诊指征及妇女儿童保健的基本内容,并能够完成无菌换药,清创,洗胃,灌肠等常用的基本医疗操作。

七、疾病控制部分

(一)流行病学专业

1.专业知识:《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基本知识。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所采取防控措施,疫情管理报告病种及时限、报告形式、疫情报告工作考核。传染病暴发的基本概念,常见传染病暴发的种类和调查内容。易感人群调查及控制,传播途径调查,流行病学资料处理。

2.专业技能:流行病学基本技能,病例分析与初步诊断,能够根据病例症状、体征、流行病学资料、体检和辅助检查结果做出初步诊断,提出诊断依据。公共卫生调查与分析能力,现场调查设计(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指标确定、调查表设计、调查步骤),现场样品采集、保存和运输的原则、方法及检测结果判读,资料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指标,调查报告提纲和主要内容撰写。公共卫生现场处置能力,传染病疫情处置基本方法,传染源的控制措施,传播途径的控制措施,易感人群的保护措施,其他公共卫生问题处置的基本方法,患者处置、现场监测、控制危险因素、保护暴露人群,三级生物防护服的穿脱等个人防护,消毒、杀虫、灭鼠等处理。

(二)结核病专业

1.专业知识:结核病疫情、控制策略和服务体系;结核病实验室检查、肺结核患者发现、肺结核化学治疗基本知识和要求,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流动人口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和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抗结核药品供应与管理,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培训与督导,结核病信息管理,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

2.专业技能:实验室生物安全,结核病实验室检查要求。

(三)艾滋病性病专业

1.专业知识:艾滋病性病基础知识及概念,《艾滋病防治条例》和技术规范。国家“四免一关怀”等政策。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措施。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知识。自愿咨询检测基本知识。实验室相关检测方法。

2.专业技能:实验室检测操作技能。

(四)病毒性肝炎专业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控制措施,疫情报告管理,流行病学调查。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疫情监测点管理,人群血清学监测,乙丙型肝炎社区监测。人群知晓率测评。

(五)计划免疫专业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和《天津市预防接种单位管理办法》的内容。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和设置原则。疫苗针对疾病监测技术大纲。扩大免疫规划工作要求,免疫种类,疫苗及其免疫效果评价。

(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专业

1.专业知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定义和范围,流行状况和趋势,防治策略和措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常用流行病学研究与评估的方法;慢性病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综合防治;针对不同危险因素的干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意外伤害预防。

2.专业技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场调查设计;现场调查设计中的样品采集和测量方法;现场调查中常用的体格测量;资料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指标;监测报告撰写提纲和主要内容。

(七)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

1.专业知识:宏量营养素与能量、矿物质、维生素、植物化学物等基本知识;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特殊人群营养;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的膳食原则;社区营养;食品污染及其预防;各类食品的卫生及管理;食物中毒及其预防;食品卫生管理。

2.专业技能:食品的卫生学调查,食物中毒的调查。

(八)学校、青少年卫生学专业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及影响因素,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体育锻炼与健康,教育过程卫生,学校建筑和设备卫生,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学校卫生管理。

(九)地方病专业

地方病的概念、范围、病种和主要致病因素;流行特征和防治原则。天津市主要地方病病种、范围和防控主要手段和效果;主要地方病的诊断技能和要领;主要地方病防控措施的应用和意义。

(十)健康教育专业

健康教育相关理论。制作、传递、分散、分享健康信息。针对重点疾病、重点人群、重点场所以及个人、群体行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十一)职业卫生专业

1.专业知识:掌握职业卫生、职业病专业基本知识;我国职业卫生、职业病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规范;职业病预防控制原则;开展职业人群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监测;现场调查、检测项目确定、卫生学评价的基本方法,并具备调查报告撰写能力。

2.专业技能:职业卫生样品采集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技能;掌握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现场急救、应急处理的基本技能。

(十二)环境卫生专业

专业基本知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现场样品采集、保存和运输的原则、方法及检测结果判读;环境卫生现场监测仪器的正确使用、结果判读;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处理的基本原则。

(十三)放射卫生专业

电离辐射的基本概念,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种类和衰变规律,X、γ射线与物质的主要作用形式,电离辐射常用物理量的概念与单位,放射卫生常用国家标准,放射防护现场检测的理论知识,现场常用基本防护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职业病危害因素放射防护评价的相关知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技术的原理、监测过程和监测结果评价,实验室检测放射性检测的基本原理。

(十四)消毒专业

1.专业知识:疫源地消毒常用方法,消毒效果的微生物学评价,消毒面积与体积测算,常用消毒剂的性能与应用;各种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与灭菌方法,手术器械和用品的灭菌,一般诊疗用品,医务人员皮肤、黏膜,医院室内空气和物体、环境表面的消毒;医疗废弃物的消毒处理。

2.专业技能:压力蒸汽灭菌、干热灭菌效果监测方法;紫外线灯管辐照度值的测定;手消毒、环境表面消毒、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方法;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测定方法。

(十五)病媒生物专业

1.专业知识:蚊虫、蝇类、蟑螂的分类与鉴别、饲养,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特殊环境孳生与栖息特点,灭效评价,综合防制技术。鼠类分类鉴定及标本制作,化学灭鼠剂的选择与评价、标准与要求、耐药性或抗药性、灭效评价及测定方法,生态环境知识、不同环境治理鼠害策略。蜱螨、革螨、恙螨、白蚁、蚂蚁等其它有害生物防制。

2.专业技能:蚊、蝇、蟑螂等种类鉴定、标本的制作、危害检查和防制方法。灭蚊、蝇、蟑螂等应用技术和故障排除,杀灭效果测试和评价。

(十六)病原生物实验室专业

细菌学检验,血清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基础;感染性物质样本的采集、运输、包装、保藏。

(十七)理化实验室专业

色谱法种类及特点,元素测定常用的方法,检出限及最小检出浓度的定义,理化检测的质量控制,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

(十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专业

1.专业知识:本专业基本概念、分级及标准,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报告时限,报告程序。预案和工作机制,应急物资与储备要求,现场处置规范。

2.专业技能:个人防护技能,仪器设备的现场规范使用。

八、卫生监督部分

(一)基本知识

1.法律法规。

⑴公共法律法规:《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侵权责任法》、《刑法》(有关章节)、《民法通则》(有关章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

⑵专业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献血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尘肺病防治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等。

2.专业知识

掌握卫生监督稽查与考核的管理办法、规范性要求、考核评议标准等。掌握卫生行政许可的实施与监管等。掌握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的基本内容与要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基本内容、食品安全信息管理、食品安全事故管理的基本要求、食品安全标准的管理等。掌握《职业病防治法》相关法规和规章的技术性规定、职业卫生监督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等。掌握《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相关规章的技术性规定、放射卫生监督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等。掌握《执业医师法》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法规和规章的技术性规定、医疗服务监督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等。掌握《献血法》相关法规和规章的技术性规定、血液安全监督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等。掌握《传染病防治法》相关法规和规章的技术性规定、传染病防治监督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等。掌握《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产品管理办法》的技术性规定、消毒产品卫生监督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等。掌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相关规章的技术性规定、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等。掌握《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相关管理办法中对学校卫生监督的技术性规定、学校卫生监督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等。掌握《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中对生活饮用水及涉水产品的技术性规定,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等。掌握有关现场监测的技术性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掌握大型活动保障的技术性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等。掌握与餐饮服务监督相关法规和规章的技术性规定,餐饮服务监督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二)基本技能

掌握卫生监督行为规范(着装与用语)能力,现场监督检查与违法行为发现能力,案件查办证据收集的能力,卫生行政处罚执行的能力,卫生行政举报、投诉处理能力,卫生行政执法文书撰写能力,卫生行政指导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现场快速监测设备使用能力,大型活动保障组织能力等。

九、财务物价部分

(一)财务专业

1.财务负责人及主管会计岗位。熟悉财务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掌握会计报表审核和会计报表分析等基本技能。

2.出纳岗位。掌握点钞、珠算、现金库存盘存和原始凭证审核等基本技能。

3.制单岗位。能够正确填制会计凭证。

4.门诊(住院)收费岗位。掌握点钞、珠算、人民币真伪识别和票据书写等基本技能。

(二)物价专业

1.熟悉掌握《价格法》违法处罚条款。第六章39条;《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⑴至⑾款、第十一条⑴至⑷款。

2.熟知本医院物价管理制度,并阐述物价信访接待程序。(查看记录)

3.按文件规定阐述本院落实医疗物价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情况。熟知职责。

4.熟悉医疗物价政策标准,掌握项目标准的出处。《天津市各级医疗机构收费标准》,《物价管理文件汇编》(天津市卫生局 1999年至2006年,2006年至2009年)。

5.理解掌握普遍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内涵,并能准确表述。(如住院费、挂号费、手术费、常规检验、X光检查、B超检查等)

6.熟练掌握医疗价格公示的内容及形式,并确切掌握本院目前采用几种形式及布局。

7.掌握新医疗服务项目申报程序和项目成本测算技能。

8.落实内部物价自查制度,掌握月百分病例费用核查技能。(三单相符)

9.科级兼职物价员(各病区、各检查科室)。熟悉掌握本科室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标准,准确记录患者治疗项目与费用,做到“三单相符一属实”。

十、医学院校教学部分

(一)教学内容

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突出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实践教学要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显著成效。

(二)教学条件

要求选用优秀教材或高水平的自编教材;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实验教材配套齐全,能够进行开放式教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要经常更新。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先进;有效激发学生潜能;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考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精简授课学时。

(四)教学效果

建设精品课程,建立健全教师岗位练兵评价体系,教师仪态端庄,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师生互动效果明显。

十一、后勤服务部分

(一)电工专业人员

1.基本要求:熟悉电工专业基础知识和安全用电操作流程,能够绘制电气图并准确分析,正确使用常用电工材料,掌握电力拖动,变配电,接地与接零的种类、作用及要求和防雷、防静电、防爆、防火等相关知识。

2.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操纵技能,熟悉各类电机的控制,供配电系统、设备、线路及照明设施的安装、检查、使用和维护;规范使用仪器仪表、工具、安全防护用具等设备,准确测量电气相关参数;对于电机及其控制线路、变压器、低压电器等设施故障能够准确分析判断原因和正确处理;掌握事故预防与处理等相关安全知识。

(二)锅炉专业人员

了解有关锅炉安全的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生产、使用、检测、进口锅炉管理等环节的规定以及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熟悉传热学、燃烧学、金属材料、焊接和无损检测等知识;熟练掌握材料力学、流体力学、金属学和热处理等锅炉基础知识以及锅炉结构、主要附件与仪表、附属设备与管道、燃烧与加热设备、运行与维护保养、锅炉水处理、节能与环保等专业知识,熟悉锅炉操作人员的管理要求和事故预防与处理等相关安全知识。

分享到:

上一篇: 河西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第三周期任务圆满完成
下一篇: 我市卫生行业掀起“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高潮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