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不出社区预约大医院专家号

发布日期: 2010-06-09 00:00
来源: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本报讯(记者任勇 实习生王洪旭)到大医院就医时的漫长排队等候,是百姓看病难的一个集中体现。为缓解这一状况,本市深化医改再出实招。昨日,本市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启动,在继续实行医疗技术准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推行临床路径、推广电子病例、规范抗菌药使用、防控医院感染等多项措施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上,推出社区预约诊疗医指通项目和加强二三级综合医院儿科建设两项重要新举措,优化诊疗流程,合理分流患者,避免扎堆就医,减少等待时间,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医指通项目是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是完全公益的便民服务平台。它把传统医院挂号窗口前移至百姓家门口,通过覆盖全社区的自助服务终端,实现社区与医院同步挂号。它将与传统门诊挂号、互联网、电话预约等编织成一张立体的挂号服务网络,市民无需出社区便可通过医指通终端了解各医院挂号情况,选择合适时间段,通过实名制预约挂号。目前,市卫生局已与深圳一家大型企业签约,完善升级医院信息系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装终端设备,同时与医保、通信等相关部门密切协商,完善具体操作细节,制定合理诊疗流程。按照计划,今年内将以和平区各级医院为试点,开通医指通系统,经两至三个月的试运行后在全市医院推广。届时,百姓不出社区就可挂大医院专家号,减少就医等候时间。同时,医院也可通过该系统跟踪患者就医信息,不断完善诊疗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多就医便利。

  为更好满足人们对儿科服务的需求,缓解市儿童医院就医压力,本市将大力加强儿科建设,要求全市所有二三级综合医院将儿科纳入医院整体发展规划,加大儿科诊疗设施设备、人才培养等方面投入,改善儿科条件,保证儿科与其它科室同步发展。同时,依照满足临床需求、方便患儿就医的原则,围绕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合理设置儿科门诊和儿科病房,儿科门、急诊要保证每天24小时应诊,儿科床位不得少于医院床位编制数的2%。此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综合医院儿科建设发展,将儿科工作纳入综合医院建设发展目标和管理评价体系以及院长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将儿科诊疗开展情况作为综合医院执业登记、校验和等级评审必要条件之一,儿科软硬件不达标将直接影响医院等级评定。
分享到:

上一篇: 国家人口计生委流管司副司长王谦带队到津南区督查流动人口监测工作
下一篇: 我市广泛开展庆祝中国计生协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