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任勇 实习生王洪旭)到大医院就医时的漫长排队等候,是百姓看病难的一个集中体现。为缓解这一状况,本市深化医改再出实招。昨日,本市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启动,在继续实行医疗技术准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推行临床路径、推广电子病例、规范抗菌药使用、防控医院感染等多项措施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上,推出社区预约诊疗“医指通”项目和加强二三级综合医院儿科建设两项重要新举措,优化诊疗流程,合理分流患者,避免扎堆就医,减少等待时间,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医指通”项目是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是完全公益的便民服务平台。它把传统医院挂号窗口前移至百姓家门口,通过覆盖全社区的自助服务终端,实现“社区与医院同步挂号”。它将与传统门诊挂号、互联网、电话预约等编织成一张立体的挂号服务网络,市民无需出社区便可通过“医指通”终端了解各医院挂号情况,选择合适时间段,通过实名制预约挂号。目前,市卫生局已与深圳一家大型企业签约,完善升级医院信息系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装终端设备,同时与医保、通信等相关部门密切协商,完善具体操作细节,制定合理诊疗流程。按照计划,今年内将以和平区各级医院为试点,开通“医指通”系统,经两至三个月的试运行后在全市医院推广。届时,百姓不出社区就可挂大医院专家号,减少就医等候时间。同时,医院也可通过该系统跟踪患者就医信息,不断完善诊疗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多就医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