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从络病学论治可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

发布日期: 2006-12-26 14:45
来源: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肾病科医学博士朱昭明日前在导师吴以岭教授指导下通过研究证实,作为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肾病,可从络病学说进行有效论治,从而为这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病变的治疗开启了一条新的治疗思路。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据“美国肾脏数据系统USRDS”统计,超过30%的终末期肾衰是由糖尿病所致,且终末期肾病比例在逐年上升;糖尿病肾病为慢性进行性损害,出现临床蛋白尿后,其肾功能将进行性下降,若不加控制,5~10年内将会出现肾功能衰竭。为找到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朱昭明博士在导师吴以岭教授的指导下,独辟蹊径,应用络病学说探讨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机制,认为气阴两虚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基础,络脉淤阻、津凝痰聚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理环节,络息成积是糖尿病肾病主要病理改变,应以“益气养阴、祛瘀化痰、通络消积”为治疗法则,以黄芪、生地、水蛭、胆南星、大黄以及泽兰等中药组方。
为验证该组方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朱昭明博士采用多种现代实验方法与技术从多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实验结果。
首先,通过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并腹腔注STZ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观察对模型大鼠肾功能、糖代谢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发现可以降低模型大鼠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肾脏系数,减慢肌酐清除率的下降,发挥保护肾脏的作用。
二是经实验研究发现,该组方既可以影响使正常大鼠系膜细胞G0/G1期细胞数增多,S期细胞减少,P1下降,从而抑制其增殖,又能促进高糖状态下系膜细胞凋亡;还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和高糖状态下系膜细胞TGF-β1水平,抑制ECM合成;同时可直接影响ECM调控系统酶MMP-2/TIMP-2比值,促使ECM的降解,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同时提高MMP-2 mRNA,可明显抑制TGF-β1水平。
上述实验结果不仅为该组方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而且初步阐明了络息成积与ECM之间的相关性,反证了其组方的科学性,表明从络病学说论治糖尿病肾病是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分享到:

上一篇: 客观对待中药药效和毒性
下一篇: 经络与中医发展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