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底,市卫生局下发了津卫妇[2004]418号文件,要求全市各医疗保健机构结合本院情况,逐步推广导乐全程陪产工作。
自20世纪以来,住院分娩率在逐渐提高,有效地增加了安全性,减少了孕产妇和婴儿的死亡。但是,医疗干预的增多的同时减少了人性化的关怀,孕产妇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导乐陪伴分娩是一种新型的产时服务模式,它是指由一位有生育或接生经验的医务人员,在产前、产时及产后给予产妇女持续的生活上的照顾,生理上的支持与帮助及精神上的安慰,使其顺利安全地度过分娩过程。这种产时服务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有积极作用。我市的剖腹产率已由1995年的39.3%上升到2004年的59.01%,在十年期间升幅达19.71个百分点。由于导乐服务在产妇自然分娩的过程中加入了人性化的关怀,可以缓解产妇紧张的心情,减少对分娩的恐惧,所以可以有效地降低剖腹产率。这种服务模式已被临床实践证明科学有效,也得到了产妇的认可。
为了推动这项工作,市卫生局妇幼处组织了导乐师资格认证培训,全市共有406名产科医务人员参加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者将获得由中华护理学会、中华医学会围产分会、强生公司共同颁发的导乐师资格证。培训中详细讲解了各个产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第一产程早期应鼓励产妇尽可能的多走动,使胎头下降,缩短产程。鼓励洗温水浴以放松身体,缓解疼痛。也可用热毛巾热敷腹部、腰骶部。多变换体位,避免平卧位。多喝饮料,勤排尿。不断的解释说明宫缩的作用,产程的进展情况,并给予不断的鼓励。应用非药物镇痛技术减轻产痛。用手抱住产妇,或紧握住产妇的手,用温热毛巾擦脸、按摩腰背部。提醒产妇睁眼,观察周围,以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第一产程末期:导乐师应更加全身心的陪伴产妇,不离开产妇,给予产妇支持和帮助。第二产程:产妇无屏气感时,鼓励产妇坚持活动,宫缩时指导用力。多喝饮料,不断给予鼓励,对产妇点滴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赞扬。第三、四产程:分娩结束后应让新生儿及早的与母亲接触,并与夫妇共同回忆分娩经过,共同分享分娩感受。严密观察宫缩,阴道出血、会阴伤口、新生儿等情况。产妇产后第二天导乐师应到母婴同室病房访视。
综合以上,导乐陪伴分娩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产科技能及基础理论,能安全熟练地提供应时必要的医疗服务,具有熟练地观察产程、监测母婴情况技能等适应技术及提供分娩镇痛的服务,能让孕产妇及家属了解分娩有关知识,具备产科急救技能,保证母子平安。据介绍,进行导乐陪伴分娩的房间设置也将非常人性化,例如配备单独房间;室内配有空调、电视等基本设施;房间的墙壁一侧还要装有扶手栏,并有足够的空间供产妇走动时使用,产房里还要有各种镇痛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