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新加坡两百SARS康复者健康状况良好 未现后遗症

发布日期: 2004-12-03 10:04
来源: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新网11月4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的206名SARS康复者目前的健康状况持续良好,并没有人因为SARS期间所接受的治疗而产生严重副作用。

  报道说,尽管如此,新加坡陈笃生医院的呼吸科部门已进行一项长期的调查,深入了解SARS对康复者的呼吸系统所可能造成的长期影响。而医院的心理医学部门也开始追踪调查,尝试了解SARS对康复者的心理所造成的影响。

  传染病中心临床主任梁玉心医生接受该报的访问时,透露了上述消息。陈笃生医院受询时表示,有关心理方面的调查,估计会在一两个月内有所结果。

  报道说,香港报章上个月曾经报道,有200多名SARS康复者进行了磁力共振扫描后,约8人发现患上了骨坏死(俗称“骨枯”,Avascular Necrosis)。北京方面随后也传出了有SARS康复者患上骨坏死的报道。

  所谓骨坏死或骨枯,指的是骨骼没有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造成组织坏死。上述报道都指出,骨坏死主要由重剂量的类固醇治疗所造成的。

  医学证据显示,长期服用大量的类固醇可能造成严重的副作用,包括骨质疏松、肝脏受损、免疫系统受抑制等。

  SARS在今年2月底陆续袭击全球多个地区时,由于医学界对其了解不多,因此许多医生都采用了类固醇和抗病毒药物来治疗病人。

  梁玉心医生受访时说,新加坡SARS康复者至今仍未出现后遗症。

  她说:“本地(新加坡)虽然也以类固醇进行治疗,不过所采用的剂量不重,次数也不频繁。”

  不过,梁玉心表示,这两个地方所出现的情况,却让本地医生提高了警惕。

  陈笃生呼吸科部门目前正积极搜集沙斯康复者的病历数据,以进行深入研究。梁玉心指出,由于病历数据还在搜集,目前为止还无法断定,SARS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究竟会造成怎样的长远影响。

分享到:

上一篇: 中国卫生部公布《农村地区SARS防治指导原则》
下一篇: 加快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中国政府及全社会共识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