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的3年,是我们走出困境,迈向健康发展的3年。回首3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坚持改革,勇于创新,做强自我,摆脱困境,赢得发展。归根结底是因为改革,才有了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生存;因为改革,才有了医院的发展;因为改革,才使得医院步入良性循环;因为改革,才使得医院职工的精神面貌,医疗环境焕然一新,经济收入总量有了明显提高,为实现新的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贫穷是思变的动力
在20世纪90年代的后几年,医院的业务收入连续5年徘徊在3千万的水平,随着支出的快速增长,加上连年的亏损,使得医院的经济捉襟见肘。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只有1344万元,面对仅有的资金,医院经济运转连一个月都难以维持。门诊量以及患者住院率都下降到了很低的水平。很多职工纷纷调动、出国、停薪留职,职工队伍涣散,大家为医院的前景感到忧虑。
新的领导班子受命于危难,担负起了领导全院职工复兴的重任。世纪之交,医疗市场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无情的市场应验着达尔文在《进化论》中的名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毅然决然地带领职工走向了改革之路。我国改革开放带来了富国强民,经济发展,更加增强了医院领导班子改革的信心。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重大的影响。医院未来的命运将完全取决于自身在医疗市场的生存能力,医院必须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为此,医院开展了“两个工程”建设,其中的民心工程,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美化环境,改善工作条件,改造供暖设备,提高职工福利待遇,为职工免费提供工作餐等等;形象工程,进行了医疗环境的改观,职工形象的设计,医德医风建设,以外塑形象,内抓质量。造就了一支不畏艰险、不惧挑战、敢于拼搏、勇于奉献的职工队伍。
二、创新是改革的灵魂
新的领导班子勇于创新,永不满足于现状,勇于标新立异。按照时间顺序,先后进行了经济管理、分配制度、医疗改革、人事制度以及后勤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实行每年一次的职代会制度,院长每年要向职代会阐述年发展计划,财务预算,以及重大战略等,由职代会审议批准,并分别成立政务委员会、医务委员会、财经委员会,与领导班子一道,保障各项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要顺应国家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更新管理理念,变革管理机制,管理经营好医院。
1.经济管理以及分配制度的改革 主要指导思想是严格地核算,动态地评估、考核以及资本运作监控。经济管理方式是在总会计师领导下的主管会计负责制,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工作。医院的财务管理主要是变权利管理、人情管理为制度管理、规程管理,以规范管理程序;变自然管理、经验管理为系统管理、科学管理,以提高管理水平;变机动评价、行为评价、过程评价为效果评价,以注重管理成果;同时合并同类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创新组织构架,加强监督约束以堵塞管理漏洞,优化运行机制。所有的这些变革,都使得医院的财务管理优质高效低耗,很好地为临床服务。医院的经济运转总体上是“以收定支,受控运转”,并使这个经济运转模式在“过程控制与成果评估”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对经济运行的阶段成果实行动态评估,依据评估的结论运用计划与引导,约束与激励等手段,对经济运行下一阶段的态势进行调节和控制。
分配制度是在预算的框架内实施的极限激励,这种激励是在绝对不能产生亏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奖励。根据医院实际,制定了“一年求生存,两年求稳定,三年求发展”这个适应医院实际的战略方针。第一年将提高职工待遇,强化奖励机制作为首要工作之一,以稳定军心,激励士气。第二年留下资金,购买设备,以便有更大的发展。大幅度地压缩公用经费,使得公用经费的额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0%,从而形成了积累,为后期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另外,改革工资制度,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尽量加大职工收入中“活”的部分,减少“固定”部分,加大奖励机制,利用经济杠杆来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使劳有所得,付出就有收获。职工纷纷为科室和医院的发展献计献策,引进外院先进的项目,更多地为患者服务,这不仅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也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2.人事制度的改革 主要开展了全员聘任工作。医院的竞争,主要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最大限度地优化人才结构,选拔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创造良好的人才流动环境和人才激励机制。通过优选、优育、优用,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合格、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的专业技术队伍。医院的人事制度改革首先进行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按编设岗,按岗招聘,通过全员聘用,实行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对不称职者不予聘用,使得有些人无岗而停薪留职或进入物业公司。医院在干部的聘用上引入竞争机制,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任人唯贤,不拘一格,把德才兼备的同志提升到领导岗位上来。被聘任的干部责、权、利分明,一般聘用期为1年,根据医院总体规划要求订立任期内的目标责任书,凡不能完成目标任务、责任心不强、政绩业绩平庸,经帮助无效者就地免职。医院要求干部要有开拓创新意识,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保证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与可持续发展,促进优秀中青年干部脱颖而出,医院十分注重选拔年轻干部,给他们压担子,使之在管理与专业岗位上加速成长。总之,通过人事制度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大激发了全院职工的劳动热情,提高了医院工作的效率、效益与质量,形成了一个人人奋进,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大好局面。
3.医疗改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技兴院。重视新技术引进,科技开发,挖掘名老中医的验方,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搞科研。近2年全院的近20项科研课题分别在国家中管局、市科委、教委、卫生局中标。人才培养是医院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实施“人才战略”,制定了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的目标及与之相配套的优惠政策和奖励制度。对广大专业技术人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鼓励职工进修,优惠进修职工的待遇,激励他们进行学术交流,鼓励在职人员读研究生,不仅为他们提供时间保证,还为毕业生报销学费。凡是对业务提高有好处的行为,医院全力支持,这些都为提高医院的整体实力奠定了基础。
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科为单位,以专家为核心,在充分做好市场调研的前提下,重新调整并优化配置了医疗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专家效能,推进学科建设。从而创出了独具特色,且优势明显,具有影响力的学科品牌。例如,以专家为核心,重新整合了脑病中心。如今的脑病中心,以针灸为特色,具有中西医结合优势,实行整体化护理,服务到位,设施齐全,赢得了患者的赞誉。外聘医院发展需要的专家,以此为核心,做好临床指导,搞好“师带徒”,这不仅为提高医疗质量提供了保障,也为医院的发展积蓄力量。例如,医院引进了脑外科专家,不仅率先在中医医院开展了开颅手术,还引进了脑立体定向技术,配合传统医学,使脑系科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扩展了医院诊治的病种,同时还培养了许多年轻的医生。医院对内科部进行优化组合,经过重新调整的科室焕发了生机,引进了许多新项目,填补了许多空白,治疗质量明显提高,患者住院率大幅度增加,出现了床位紧张,患者住不进医院的情况。
提高医疗质量,首要的是要提高全员素质,大胆启用年轻干部挑大梁,他们观念新、干劲足、不拘泥、不保守、勇于付出。不仅引进了许多新技术、新项目,还注入了许多崭新的管理理念,使得医疗队伍不断成熟。医院在保持和发挥传统优势学科的前提下,还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重新整合医疗资源。例如心肌电生理室与心内科合并,窥镜室与消化科合并等都不同程度地激发了这些科室的活力。医院添置了多部血液净化设备,成立了血液净化中心;购买了腹腔镜、宫腔镜、关节镜等,成立了微创手术中心,以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为患者提供了多种治疗途径。医院还不惜花重金,装备了螺旋CT、CR、多功能彩超、先进的呼吸机、大型监护设备、生化检测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这些都不同程度地为提高医疗效果提供了保证。
为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层干部在医院管理和建设中的作用,必须认真贯彻责、权、利相结合原则,全面推行科主任负责制。医院要求科主任树立4种意识,即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人才意识。拥有4种权利,即行政管理权、业务管理权、人事管理权、经济管理权。要求科主任在医院宏观调控下独立自主、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学科建设尤其专业发展上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落实到专人。
4.基础设施建设 为适应市场变化,医院积极筹措资金,先后装修改造了住院部近200间病房,门诊120多间房屋。如今的门诊大厅,无论从视觉效果和舒适程度,都使得患者耳目一新。装修后的住院部,尽量缩小每一个独立单位,一改过去大病房的混乱,变成基础设施齐备,卫生条件好,且私密性强的小病房,患者的就诊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同时也改善了职工的工作环境。医院还投资改造了退休专家门诊,改善专家的工作环境和患者的就诊环境。为了给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医院在经济并不充裕的情况下,率先投资改造了全院的供热系统。医院供暖系统由于年久失修时常出现故障,影响供暖,职工及患者都有意见。新的领导班子上任伊始,就筹措资金改造了供热管网,使得医院即使在寒冬也温暖如春,住院患者再也不用盖着厚重的棉被接受治疗了。
5.后勤管理改革 实行后勤社会化,采取公开招标、聘用各级干部的办法,使得人人有活干,后勤不养闲人来调动职工积极性,每年节约了大笔经费。改革后勤管理体制,减少正式工,精减临时工。洗衣房、车队、电梯间全部实行社会化管理,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优质、低价、高效”成为病人选择就医的基本标准。必须挖掘内部潜力,深化医疗体制改革,靠降低成本,增收节支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强化“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进一步占领医疗市场。医院也应作为产业来经营,就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强化竞争意识、经营意识、服务意识。
三、成绩是未来实现新跨越的基础
经过3年改革,在领导班子与职工共同努力下,使得医院整体实力有了很大提高,更新升级了许多新设备,增加了积累,为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医院的门诊量比近6~7年的最高门诊量翻了三番,住院患者也增加了近3倍,职工收入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今年更是达到了80%的增幅。医院的年经济总量提高了近3倍,医院总收入的提高彻底改变了净资产连年递减,出现巨额亏损的危险局面,实现了净资产年增幅19%的业绩。随着业务收入的大幅度提高,职工队伍日趋稳定,医院迈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所有这些都是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得来的成果。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再接再厉,再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