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卫生部举行“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新闻稿)

发布日期: 2003-10-14 12:00
来源: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精神健康从了解开始——抑郁影响每个人

今年10月10日是第1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由卫生部主办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今日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贝汉卫等出席了今天的会议并讲话。来自各地卫生厅局、国家有关部委、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等部门共约400人参加了宣传活动。
当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压力增加等,导致了各种心理应激因素的急剧增加,对人们的生活习惯、行为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使心理卫生问题及精神疾病的发生有不断增高的趋势。目前,精神疾病已经成为一类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针对精神卫生问题,韩启德在讲话中指出,精神疾患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疾病。在重视传染性疾病的同时,如何把精神卫生工作整合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当中,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新挑战。我国自80年代以来,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与应激相关的精神障碍上升更为突出。近两年来,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在许多方面脚踏实地地推动精神卫生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就灾难相关的心理社会干预方面,我们尚有很多工作要做。
高强在发言表示,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和关心精神卫生工作,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制定了“积极防治、就地管理、重点收容、开放治疗”的精神卫生工作原则。目前全国有县及县以上精神病院、精神病防治所(站)500多所,床位9万多张,精神科医师1.5万人,卫生技术人员总数5.3万人。2002年4月,由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出台了《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开展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原则和具体目标。近年来,各地卫生部门按照《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确定的工作原则、防治目标和工作措施,会同有关部门加大了对精神卫生机构的建设、精神卫生人员的培养、社会宣传、重点人群的心理行为干预和精神卫生立法等工作力度。民政、公安、残联等各有关部门也积极协作,动员全社会,开展精神卫生工作。
他说,精神疾病的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多年来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与实际需要仍然有较大的差距。社会对精神卫生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特别是对精神卫生具有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的双重特性缺乏充分的认识;精神卫生工作的机构在基本设施建设、人员培养、经费支持等还不适应工作的需要;有关精神卫生工作的政策完善和立法工作滞后。
高强说,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重点是,加强精神卫生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筹资模式,增加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投入;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开展重点人群心理行为干预,减少精神疾病发生;加强部门协作,积极推进精神卫生法制化建设。
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健康从了解开始——抑郁影响每个人”,围绕今年的主题,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和疾病控制司等有关部门从8月份开始,在全国开展了“礼来杯”抗击非典卫生好新闻暨精神卫生好新闻的评选活动;自 9月上旬开始,在各部委开展了精神卫生知识有奖问答,今天则开展了“精神卫生日”健康灯谜竞猜、抑郁症知识讲座等活动。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二○○三年十月十日

分享到:

上一篇: 国务院公布《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
下一篇: 团结就是力量——记市人民医院的抗非典生力军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