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在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来临之际,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了“精神卫生服务年暨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新闻发布会。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刘先夺在会上系统介绍了天津市精神卫生工作的显著进展与未来规划。
刘先夺表示,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人人享有精神健康”,这不仅是全球共识,也是天津推进健康天津、平安天津建设的必然要求。天津市围绕“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全人群”的关爱目标,持续完善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天津市共有各类精神卫生医疗服务机构146家,形成了以20家精神专科医院为骨干,74家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和19家中医院精神(心理)科为支撑,214家实现精神科门诊全覆盖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的多元格局。16个区均建成“区-街(镇)-社区(村)”三级服务网络,使市民能够就近享受便捷的“筛查-咨询-转诊-随访”一体化服务。
目前,天津已形成以精神专科医院为骨干、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为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社会心理服务平台为补充的服务体系。截至2025年6月,天津市各类精神卫生服务机构达146家,21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精神科门诊全覆盖,16个区均建成完善的三级服务网络。在人才建设方面,天津市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达945名,每10万人口拥有量6.93名,稳居全国前列,并组建了超200人的专业化心理危机干预队伍。
据悉,天津以“精准化、规范化、同质化”为导向,通过分层分类培训、“市级专家下沉带教”等方式,有效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和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在重点人群关怀方面,构建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周期管理模式,社区规范管理率达95.32%,并通过医保政策倾斜和免费服药切实减轻患者负担。同时,为孕产妇、青少年、在职人群及老年人量身定制了心理支持服务,将精准关怀落到实处。
未来,天津市将继续筑牢网底、提升质量、扩大覆盖、优化体验,努力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在需要时获得有尊严、有温度、有品质的精神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