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召开的“强基层 提能力 促发展”新闻发布会获悉,天津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着力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推进数字健共体建设。目前,天津已建设社区医院67家,建立基层胸痛救治单元241家、社区疼痛门诊92家、呼吸慢病门诊79家和基层慢病管理中心178家,推动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天津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科室设置,在26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中,263家达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紧密结合基层医疗服务实际情况,组织各区深度打造基层系列特色专科门诊服务,推广基层医疗机构慢病管理中心建设。
“天津为慢病患者提供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全流程服务,包括诊前预约提醒、到院身份识别、健康之家体检和健康筛查、候诊区宣教,诊中标准化诊疗、规范化并发症筛查,诊后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居家健康监测、慢病随访、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服务。”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与老龄健康处处长毕晓娜介绍,目前,天津市共178家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慢病管理中心,其中示范级134家。
同时,天津持续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涉农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并实现以区为单位全覆盖。全面启动“4+4+2”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训项目,进一步加强儿科、康复、心理卫生、健康管理、家医适宜技术等培训,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推动城市大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支持区属龙头医院能力建设,通过院包科和师带徒等措施,与涉农区龙头医院建立支援帮扶机制。目前已建成“一对一”帮扶结对11对,全面助力提升区属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在推进数字健共体建设方面,天津夯实“云药房”“云服务”等云平台,通过建立互联、物联、感知、智能的医疗服务环境,使患者就诊过程更加方便、快捷。例如,天津市胸科医院在确保资金安全前提下,通过金融动作,形成“就诊-检查-回诊-取药”全流程无主动支付,进而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大大提升患者诊疗过程流畅性,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
下一步,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医联体建设和基层惠民便民工程,提升家庭医生、慢病管理和医养结合服务能力,逐步实现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让群众就近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