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疫情防控的“前哨”,是否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并规范就诊等医疗流程,防止院内感染?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探访。
8月19日下午,记者在红桥区西于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口增设的预检分诊点看到,该中心医务人员对前来就诊的患者和接种疫苗居民,提示正确佩戴口罩,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并查验“双码”即健康码和疫苗接种金盾码,进行体温检测登记。
“然后,由医务人员完成通信行程码和入院登记码的查验登记、接受临床症状与流行病学史问询等预检分诊工作。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扫码的老年人,可持有效身份证明,主动配合人工查验并做好信息登记,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和体温检测。这是进入中心就诊和接种疫苗的必要流程,我们严格把好入院第一道‘关口’。”该中心主任孙静对记者说。
记者在诊区看到,每层楼都设有巡查员,负责提示患者在指定区域内活动,患者在取药、缴费等待过程中也要保持“一米线”的安全距离。
孙静告诉记者,中心服务范围包括辖区内14个社区的居民,其中60岁以上老人7542人,人口普遍老龄化,患有慢性病、多种老年病的居民较多,每天接诊患者和疫苗接种者近700人次。中心针对患者人流较大的情况,采取预检分诊前移举措,安排医务人员在门前指导患者提前出示“双码”及“行程码”,减少患者停留和聚集时间。
孙静介绍,由于感冒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常处理的疾病,中心重点要求医务人员对有感冒症状的患者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病史调查等工作,一旦发现有发热等相关症状,立即送入独立的隔离观察室并通知120送往上级医疗机构。
红桥区西于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把入院“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