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7年500万人筛查大肠癌(图)

发布日期: 2019-06-19 00:00
来源: 天津日报

“2019年天津市大肠癌筛查项目推动会”日前在我市人民医院召开。从会上获悉,我市今年将在50岁至60岁常住居民中开展大肠癌筛查,筛查人数约60万人。我市自2012年开始,三年为一周期,已经连续7年开展大肠癌筛查,截至2018年年底,筛查人群数量已达500万人。我市大肠癌筛查项目负责人、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肛肠外科专家张伟华表示,7年不间断的大肠癌筛查和健康教育已经呈现出广泛的社会效应。相关统计显示,2018年筛查项目中,大肠癌患者检出率较以往已有所减低,早期癌患者比例增加。肠道息肉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往年,高危人群肠镜检查率大幅提高。

张伟华说,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日益上升,已是我市居民发病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但其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90%以上,且治疗手段成熟、患者痛苦少、花费小。为早期发现大肠癌,他建议市民积极参加大肠癌筛查,一旦被确定为高危人群,一定要重视两件事,一是按要求接受肠镜检查,二是发现息肉必须遵医嘱切除或持续监测。

参与筛查需完成两项内容

填风险评估问卷便潜血检查

张伟华说,今年的筛查目标人群为我市50到60岁常住居民。全年计划完成大肠癌高危因素问卷调查60万人,便潜血检查42万人,肠镜检查9000人。筛查模式是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组织适龄筛查对象,并填写知情同意书,确保筛查对象知情同意。参加筛查的每一位居民均需要填写《大肠癌筛查数量化风险评估问卷》并进行便潜血检查。问卷调查结果阳性或便潜血检查结果阳性的确定为高危人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将向其发放《建议参加全结肠镜检查通知书》,建议到分布在全市16个区的32个全结肠镜检查定点医疗机构接受全结肠镜检查。

张伟华说,在前两轮的大肠癌筛查中,50岁至60岁居民大肠癌关注度明显低于60岁以上人群,高危人群接受肠镜检查的比例也低于60岁以上居民,而这个年龄段在大肠癌住院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且以中晚期患者居多。因此,为提高这部分年龄段居民的筛查率,今年特别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各肠镜检查定点医疗机构,主动对到院进行健康体检及日常门诊适龄患者进行伺机性筛查。鼓励各区将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纳入筛查范围,以功能性社区为单位进行大肠癌筛查,并开展健康教育和癌症早诊早治知识宣传,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与此同时,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诊区内的“筛查门诊”也接受自然人群大肠癌筛查,并定期开展大肠癌早诊早治相关知识的咨询和健康教育活动。

肠镜检查认知度逐年提高

高危人群可在32家机构预约

据了解,2018年大肠癌筛查目标人群为60到74岁年龄段,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年计划完成大肠癌高危因素问卷调查80万人,便潜血检查56万人,肠镜检查12000例。实际完成大肠癌高危因素问卷调查81.9万人,便潜血检查64万人。高危人群肠镜检查例数为15835例。肠镜检查数量完成率达近131%。市人民医院大肠癌早诊早治专家赵丽中对此表示,肠镜检查数量逐年提高是我市大肠癌筛查非常突出的变化。市人民医院自2012年开始为高危人群免费进行肠镜检查。随着大肠癌筛查项目的深入实施,市民对肠镜检查的认知度越来越高,从七年前的恐惧排斥到现在积极主动预约,高危人群的肠镜检查率已经达到了统计学的理想比例。这也是2018年筛查项目中,大肠癌患者检出率较以往有所减低,但是其中早期癌患者比例增加的重要原因。

张伟华说,在以往筛查中有不少高危人群惧怕肠镜选择放弃进一步检查,现在这样的情况已大大改变。肠镜检查是大肠癌诊断的最有效手段,跟其他的影像学手段相比较,肠镜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肿瘤的情况,并进行病理活检来确定肿瘤的分期。肠镜检查是由经过良好训练的专科医师,用结肠镜在直视下对结肠(大肠)内部进行检查。结肠镜是一条长的、软的管状体,通过肛门、直肠进入结肠。操作熟练的医生用5至10分钟的时间,就可观察整个肠道的情况,早期病变可以在镜下切除。根据每个人的耐受情况不同,检查过程中会有轻微的腹痛和腹胀,陪伴在旁的护士会指导检查者通过变换体位和调整呼吸,减轻不适,一般人均可以耐受。大肠癌的高危因素包括一级亲属有大肠癌史;本人有除大肠癌之外的任何恶性肿瘤病史;本人有肠道息肉史;便潜血检查阳性,他建议这些居民一定按照筛查要求接受肠镜检查。另外,具有慢性便秘、慢性腹泻、黏液血便、不良生活事件史、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等因素两项及两项以上者也均应接受肠镜检查。目前,筛查项目指定了16个区的32个全结肠镜检查定点医疗机构可对高危人群进行肠镜检查。

八成大肠癌由息肉演变来

筛查检出癌前病变阻断肿瘤

张伟华说,特别值得庆幸的是80%的大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从息肉到癌变这个过程大约需要8到10年的时间,如果在这一窗口期积极干预治疗完全可以阻止其演变,这使大肠癌成为为数不多的可以通过筛查预防的肿瘤。这一点,我市筛查项目七年运行效果已经凸显。2018年,大肠癌早期病人在住院病人中的比例大幅上升,肠息肉的检查率逐年增加。

张伟华说,肠息肉是在肠管黏膜表面突起的赘生物总称,通常随着年龄的增加,肠黏膜发生息肉的几率增加,息肉的数量也会增多,70岁以上的老人约有50%会发生肠息肉,而约10%的息肉会在8到10年后癌变。从病理学上看,肠息肉可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三种。其中腺瘤与大肠癌关系最密切,目前认为大肠癌中至少有80%左右是由腺瘤性息肉癌变而来,且腺瘤越大,癌变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医学专家普遍认为大肠癌筛查最重要的意义是发现肠息肉并及时切除危险度高的息肉,同时定期对其他类型的肠息肉进行肠镜监测,这是预防大肠癌和早期治愈大肠癌的最佳途径。2016年我市大肠癌筛查发现进展期腺瘤2761例,腺瘤17878例,进展期腺瘤和腺瘤是肠息肉主要类型,为明确的癌前病变,这20609人只要按时复查,就可以阻断大肠癌的发生。

分享到:

上一篇: 代谢病医院新院正式开诊(图)
下一篇: 市中研附院推行人脸识别挂号 高科技遏制“技术黄牛”抢号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