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首个医师节 见证津门医生的平凡与伟大

发布日期: 2018-08-21 00:00
来源: 人民网

无影灯下的废寝忘食,手术刀尖的精研极虑,灾难一线的大爱无疆……如果世间有奇迹,那一定有医者的创造。今年8月19日,是首个“中国医师节”,今年医师节的主题是“尊医重卫,共享健康”。人民网天津频道策划推出“致敬医者”系列报道,走进天津市多家医院,用短视频、图片、文字的形式,展现优秀医生及医疗群体的动人故事,致敬奋斗在一线、不辞辛劳的医师们。

天津市人民医院李文:26年坚守巾帼“神镜”不让须眉

今年是李文在内镜领域工作的第26年,在李文之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女性成为这一领域的拔尖人才。十几年来,她研究掌握了一整套消化道内镜的先进诊疗技术,她的临床实践涵盖了内镜治疗的所有领域

刚刚的手术挺难的,我们的镜子伸进去,但是找不到胆管,就没有办法继续伸。”李文打着手势,“这就相当于我们拿着线,患者拿着针,他在我几米外,但是我还要把线穿进针眼里。”这种情况在运用ERCP技术时非常常见,对医生的医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详情】

天津市儿童医院刘洋:对待新生患儿就像自己的孩子

“到查房时间了。”穿戴上白大褂、戴上帽子和口罩,人民网天津频道随刘洋来到病房。每间病房都有三四十张小小的床位,由三四位护士照看。“有时到了‘饭点儿’,孩子们一块闹,护士们忙不过来了,医生们就得上前照顾,这些新生儿就跟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刘洋低声说。

在一个暖箱旁,刘洋从口袋里拿出听诊器,用双手捂暖,“这样听诊器就不凉了,孩子们都是在舒适的暖箱里,身体脆弱,怕凉的听诊器刺激到他们。”说着,刘洋叫来了病房护士,拿着患儿的档案表轻声告诉护士该如何护理。“病房里都是女护士,我这个男医生一说话,宝宝们就会睁大眼睛看我。”刘洋笑道。【详情】

泰心医生高原“修心之旅”点亮患儿生命曙光

8月10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医生李冬蓓刚从青海回到天津,这趟旅程对于她来说可谓是艰难中带着欣慰。在青海,因为感冒,她的高原反应比较严重,头痛难忍之下被队员们紧急送往医院。

“你不能再继续工作了,必须休息!”县医院的医生警告她。“如果我离开,就会打乱诊疗行程,孩子和家长们从很远的地方赶来,不能因为我让他们白跑一趟。”李冬蓓靠着止疼药和两小瓶氧气撑过了10天的筛查工作。【详情】

中国援加蓬医疗队郑琳:利伯维尔已经成为我另一个家了

“加蓬的基础设施落后,没有水,还时常停电,没有办法做手术。”郑琳说,“没水,我们就找到中资企业寻求帮助,最后在企业的赞助下得以修井取水;停电,我们就把汽车里的柴油转到柴油发电机中,维持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

2017年,郑琳提议到加蓬的乡村中进行义诊。“我们觉得应该用空闲的时间去到驻地之外的乡村去帮助更困难地区的人民。”于是,郑琳和团队在驻加蓬大使馆经商处的统筹指导下,在中奥果韦省的省长、卫生厅长的协调下,于2017年7月1日前往加蓬西部城市兰巴雷内开展巡回义诊活动。【详情】

天津市召开首个医师节大会 传递尊医重卫正能量

为激励全市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凝聚深化医改正能量,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启动首个“中国医师节”系列主题活动。包括评选第五届天津市人民满意的“好医生、好护士、好医院”;走访慰问一线医务工作者,予以精神及物质上的关爱等内容,从而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努力开创健康天津建设新局面。

分享到:

上一篇: 天津市召开首个医师节大会 弘扬尊医重卫新风尚
下一篇: 新生儿患者“奶爸”刘洋:用医术守护生命是幸福的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