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从去年6月开始,本市在三级医院推行智慧门诊建设。经过一年的努力,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7家三级医院完成智慧门诊建设工作,预约挂号比例增长15%,其余6家医院将在7月初全都完成上线工作。
刘正奇:“通过手机约的,找着主任,选好时间……”
在第二儿童医院的内科诊室外,刘正奇正带着1岁的女儿候诊,他说,使用第二儿童医院的“掌上健康”APP,从预约到交挂号费一部手机就能轻松解决。
刘正奇:“提前半小时签到,它里边有个签到支付,选微信支付然后直接就把钱交了,直接就诊就可以。9点半到的,这不,前边还有一个人,马上能看上。”
门诊大厅里,原来各挂号、缴费窗口和诊区人满为患的情况已经不见了。第二儿童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华伟说,在5月20日试行网上实名制预约后,患儿被分流到各时段,家长再不用一大早跑到医院挂号了。
华伟:“目前咱们大概的预约量占整个的诊量接近40%,手机APP上线以来,就诊的等候时间由原来的70多分钟,降到30分钟左右。缴费和取药的时间也比原来减少一半的时间,现在是3、4分钟就能完成取药。”
中心妇产科医院作为本市一家大型专科医院,每天的门诊量多达3000多人,目前医院普通号的提前预约率已达70%,专家号预约率达到80%。在今年初推行智慧门诊后,医院进行了门诊就医流程再造,其中缴费速度大幅提升。中心妇产科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孙丽说:“交费方式可以从自助机去交费,也可以通过手机诊间支付,过去只是用账户余额,现在只要他手机里有,可以用支付宝支付,也可以用微信支付,这样病人也不用跑来跑去,非常简单。”
从去年6月份开始,本市在三级医院开展智慧门诊建设工作,截至目前,本市43家三甲医院中,有37家可为患者提供完全的智慧门诊服务。这些医院预约挂号比例同比增长15%。7月初,其余6家医院也将完成智慧门诊上线工作。市卫计委信息处处长杨光明介绍说,今后,本市智慧门诊建设工作还将向纵深发展。
杨光明:“就是不断地丰富智慧门诊的内涵,来完善智慧门诊管理的流程、拓展功能、延伸服务。随着‘互联网+医保’的实时结算,这块我们会加紧跟人社局协调、配合,争取尽早地让线上的医保结算能够覆盖到天津市的所有医疗机构。包括前一段老百姓反映的不同的医疗机构要下载不同的APP,在我们的工作计划之内,通过信息化技术逐步整合成一个入口,让老百姓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