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记者从天津市疾控中心获悉,通过对近20年天津市心血管病监测数据的分析,2003至今,天津市心血管疾病死亡一直是全市死因第一顺位。
天津市疾控中心负责人表示,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心血管病最凶险、症状最显著的疾病之一,评价慢性病防控的重要敏感之一,通过分析发现,天津急性心梗死亡在2013年出现下降趋势,标化死亡率自2013年的53.69/10万下降至2017年31.34/10万。
根据统计数字发现,天津市急性心梗的死亡始终以院前死亡为主占总死亡率的79%,因此在院前开展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及科普教育、急救知识普及至关重要。
急性心梗死亡率及过早死亡率的下降离不开三级预防共同发挥作用。2007年开始,天津市疾控系统持续不断的开展一级预防工作,推动旨在改变行为危险因素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覆盖全市;200年以来,在全国率先依托全死因监测体系开展吸烟归因死亡的研究,利用循证数据推动健康政策;2012年《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的顺利颁布实施;与此同时,疾控主动搭建多部门合作平台联合开展“减盐预防高血压”;“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维持健康血压和体重”的健康理念在全人群中普及深入,使天津的健康家庭、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机关和健康企业等不断涌现。社区的病人管理、家庭签约、临床一线的诊疗和救治水平提升,使天津市心梗的一二三级预防联合发挥效力。
急性心梗死亡率及过早死亡率的下降,证明天津多措并举、医防结合、坚持不懈的慢病防控体系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