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冲锋在抢救一线的白衣天使们——第一中心医院急救医学研究所党支部

发布日期: 2018-06-19 00:00
来源: 天津广播网

在医院里,白衣天使每天都在为挽救生命忙碌着,急救战线上的医务工作者更是争分夺秒在与死神赛跑。市第一中心医院急救医学研究所就是这样一支队伍,43位党员在其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处处彰显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早上九点,第一中心医院的急诊室送来了一位高烧的老人,已经准备下夜班的医生郭聪芳重新穿上白大褂飞奔到抢救室。经过迅速判断,老人是重症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经过半小时的抢救,看到老人情况稳定下来,郭聪芳才疲惫地长出一口气。

  郭聪芳:“这种C级的病人有可能会被漏掉的,从他呼吸比较快,可能会有重症的一些情况,所以很快完善相关的检查,同时给上一个心电监护。”

  看到父亲转危为安,患者的儿子刘长喜说:“非常感谢,因为她第一时间救治我父亲,而且病情交代非常详细,送到这儿我们太放心了,有这样尽职的大夫。”

  急诊科的医生平均每个班都要看四、五十个病人,几乎都是超负荷工作。急诊科护士李学技说,有一次正在班上的郭聪芳肚子疼得直冒汗,但看到呼吸骤停的病人时,她马上像换了个人一样,冲到病人身边。李学技:“她也不顾及到自己的肚子疼,立马就冲上去,进行心肺复苏,使尽了全身的力气去按压。眼看着她脸色越来越不好,汗珠子噼里啪啦往下掉。把这病人抢救过来了。说郭大夫你去旁边休息一会儿吧,‘不行,我得自己看着他,我亲眼看他去ICU我才放心了。’”

  去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流感席卷津城,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收治了好几例因流感导致的重症肺炎患者。医护工作者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尤其是党员们更是冲锋在前。急救医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王勇强说:“我们科有个护士叫刘欣蕊,小孩儿还不到一岁,我们也很担心,考虑想给她调整调整,但是人家以一个党员的党性要求自己,就拒绝了,确实是任劳任怨,不怕被传染。”

  针对支部党员多、工作岗位较分散、职工24小时轮班较难集中的特点,急救医学研究所党支部成立四个党小组,建立“微信群”,及时传达学习内容,大家互动督促,按时完成学习计划,交流感想、体会。

  除了临床治疗工作,第一中心医院的急救医学研究所还组建了“技术创新”团队,注重对青年技术骨干的培养,一名党员与一名群众结对,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使党员真正成为“攻坚克难”的先锋、“爱岗敬业”的楷模。研究所党支部书记王勇强说:“从菌毒并治,四症四法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都取得了很耀眼的成绩,为全国的同行们所认可。我们的重症医学科、中西医结合科,先后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资助项目,近两年获得了三项天津市科技进步奖,我们也在做努力,希望以后能出来更多的党员专家。”

分享到:

上一篇: 天津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造福百姓
下一篇: 天津市卫计委工作组赴和田推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