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护士条例》施行十周年,十年间,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始终致力于护理队伍建设、护理能力提升、护理质量改进等各项工作,使天津护理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为保障居民健康、增进百姓福祉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天津市护士队伍不断壮大,执业注册护士总人数由2.2万人增加到3.8万人,增长率达到72.73%;每千人口护士数由1.87人增加到2.45人;三级医院医护比例由1:1.28增加到1:1.38,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根本扭转;护士队伍的学历结构不断改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大专及以上护士占比从68.35%提高到89.2%;三级医院床护比由1:0.58提升到了1:0.68,二级医院床护比由1:0.40提升到了1:0.69。
《护士条例》实施以来,市卫生计生委及各医疗机构切实维护护士合法权益,不断改进护士执业环境。一方面是保证护士薪酬待遇、推进护士同工同酬,目前天津市70%的三级医院、46%的二级医院实现了同工同酬;另一方面是推进护士绩效考核管理,施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体现护士职业价值;此外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增加护士职业归宿感和职业认同感,2008-2018年间共授予16位护士“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在全市营造关心护士、尊重护士的社会氛围。
通过加强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和学习交流的机会,不断提升天津市护理管理水平,目前天津市三级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培训达到100%,二级医院护理管理人员达到90%;此外,在全市开展护理岗位管理和分层级管理,优化护理资源,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使患满意度逐年提升。
天津市卫生计生委注重基础护理能力提升的同时,加强重点科室和重点环节的护理管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科护士培训,目前共培养专科护士3000余人;通过开展不同层级、不同专业、不同形式的护理培训,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不断增加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灵魂,市卫生计生委通过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改进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护理服务内涵,目前天津市三级医疗机构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达100%,二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达到79%;此外,通过开展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管理和敏感指标监测与管理,使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促进护理质量的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不断缩小不同地区和机构间的护理质量差距。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分级诊疗制度的逐步建立,天津市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拓展,通过探索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天津市护理服务领域逐步从医疗机构向社区和家庭拓展,服务内容从疾病临床治疗向慢病管理、老年护理、长期照护、康复促进、安宁疗护等方面延伸,增进了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十三五”时期,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将继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继续加大护理服务供给,优化护理服务模式,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拓展护理服务领域,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