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天津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一项重要民生服务,现已覆盖本市户籍以及居住满6个月非本市户籍居民,面向不同人群共开展20类85项服务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市委、市政府一项重要民生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针对当前本市城乡居民主要健康问题,由政府出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为本市常住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据悉,市民免费享受服务项目有三方面:面向社会及公众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服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地方病防治、艾滋病预防、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面向特定年龄、性别人群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预防接种、孕产妇健康管理、儿童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妇女儿童健康促进、适龄儿童窝沟封闭、大肠癌筛查;面向疾病患者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市民可结合自身情况,前往居住地所在街道(乡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为大家提供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市通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促进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改变,使广大市民逐步树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起维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促进居民健康素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