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本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城镇化、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问题不断加剧,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管理需求,居民看病就医集中到大医院,也不利于改善就医环境、均衡医疗资源、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等。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新一轮深化医改的重要目标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其突破口就是实施符合我国国情和天津市情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家庭医生是以人为中心,面向家庭和社区,通过团队形式,为群众提供长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利于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感受度,为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奠定基础。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市政府以办公厅名义印发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在市、区两级政府支持下,在发改、财政、人力社保以及卫生计生等部门合力推进下,在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本市已完成签约居民人数超过395万,签约覆盖率达到31.9%,提前完成国家规定的任务指标。这份任务可不是简单的覆盖,而是实实在在的百姓获得,为了能够保证签约工作做实做细,本市统一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与医保系统互联互通,将医保卡和身份证作为签约入口唯一标识,确保签约环节落到实处。截至目前,本市优先重点签约服务60岁以上老年人139万人,高血压患者92.5万人,糖尿病患者33.5万人。
目前,本市家庭医生制度才刚刚起步,尚属于打基础阶段,市卫生计生部门将其作为实现分级诊疗、建立合理就医秩序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同时需要人力社保、财政、发改等各部门的多方政策协同,下一步,市卫生计生委将通过开展全科医生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充实家庭医生队伍,提升签约团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对于签约居民将严格按照服务协议做好履约环节,进一步针对不同签约人群细化服务内容,保障签约的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慢性病患者基础用药和习惯用药;同时根据医疗需求,做好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人员的精准健康帮扶;另外将做好“天津家医”手机APP的开发工作,以家庭为单位,实现健康管理信息向签约居民开放,打通签约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谁来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家庭医生是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生、乡镇卫生院的临床医师,农村地区还包括乡村医生,同时鼓励大医院退休的临床医生和社会力量参与签约服务工作。
签约工作实行团队服务模式。家庭医生团队主要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卫医师组成,医联体内大医院派出专科医生,与家庭医生团队“结对子”,开展基层巡诊、培训带教等工作,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签约服务的重点人群有哪些?
天津市常住人口超过1500万人,从实际需求出发,现阶段我市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优先覆盖国家规定的10类重点人群(老年人、0至6岁儿童、孕产妇、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结核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城乡低保五保),以及本市特别关注的5类重点人群(特困、孤老、高龄空巢、失能、离休老人)。在此基础上,力争将签约服务范围科学有序扩大。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有哪些?
居民通过自愿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后,可获得2类基本服务和1类个性化服务。2类基本服务包括: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转诊预约和医药咨询服务,居民建档查询、居民及家庭健康教育,同时还包括围绕重点人群,提供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和结核病5个健康管理服务包,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健康状况评估以及按照规范开展季度健康随访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另外,本市家庭医生按照服务协议还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对脑血管病导致偏瘫等患者提供家庭病床服务,以及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家庭护理等上门服务。
签约服务还享受哪些优惠措施?
本市家庭医生工作重点突出签约服务的差异化政策,体现“签与不签”不一样:一是提供全程健康管理服务,签约居民在社区预约优先就诊;二是为居民提供上级医院的预约挂号、绿色通道转诊、优先就诊检查和住院服务;三是为签约慢性病患者开具30天的长处方,实现基层和二级以上医院的用药衔接;四是对签约居民基层就医,提高门诊报销比例5个百分点和最高支付标准提高200元,转诊转院,住院起付线实行连续计算。
居民签约流程是怎样?有效期限是多久?
居民携带本人的医保卡和身份证到居住地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采取实名制与家庭医生签订服务协议,签约周期原则上为一年。
市财政投入1.3亿元,为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共建立445个标准化的“家庭医生工作室”,配备全科诊疗设备、医联体视频会诊系统等设施,提升签约服务环境,居民在家庭医生工作室就能完成签约,并能够享受到基本医疗和健康管理的一站式服务。
签约服务费用是多少?如何支付?
本市签约服务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20元,政府担负80元,居民个人全年仅花费40元,现在各区政府对签约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在个人担负部分里又补贴了28元,实际上居民个人每月仅花费1元钱,全年实际仅为12元,精准帮扶困难村低收入人群还会根据情况给予减免。
如何了解家庭医生政策?有问题到哪反映?
为了能够方便广大居民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随时监督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开展情况,全市要求在基层医疗机构设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热线电话,并在每日8:30—16:30接听居民来电;在各区卫生计生委设立24小时签约服务监督电话,接受辖区居民对于签约服务中的投诉和意见建议。同时,市卫生计生委还通过官方网站、健康天津官方微博微信、北方网、《健康周报》等各类渠道发布了热线电话和监督电话,畅通居民沟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