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强化儿科医联体建设,基层医疗机构有望享受号源优先分配

发布日期: 2017-06-06 00:00
来源: 天津广播网

  市卫计5月3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对本市妇女儿童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情况进行介绍。自2016年6月1日本市启动儿科医联体建设一年来,通过市、区两级儿童医疗机构上下联动,不断强化基层儿科医疗质量。下一步,本市还将增加儿科医联体覆盖区县数量,强化信息化手段探索绿色通道、号源分配制度等,实现全市儿科资源横向利用最大化。

  通过天津市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和促进计划,本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从顶层设计入手,围绕体系建设、人才队伍、专项制度、服务监管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儿童健康水平提高。市卫计委妇幼卫生处处长张宏介绍:“我市儿童健康核心指标保持全国前列,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连续11年控制在10/10万和6‰和7‰以下,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出生缺陷得到有效控制,严重致死、致残性缺陷明显减少。全国调查表明,我市0至6岁残疾儿童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周边城市,全市特教学校生源明显减少。”

  同时,本市通过统筹规划,不断完善儿童保健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儿科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一年来,市儿童医院与7个区级医院建成儿科医疗联合体,泰达国际心血管医院与9家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心建立先心病专病医联体。医疗机构与120急救中心建立儿童疾病抢救绿色通道,实现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的无缝对接。医疗机构上下联动,不断提升基层儿科医疗质量。市儿童医院副院长常诚介绍:“我们希望医联体的工作以点带面,我们一共派遣了十五个人次的主治大夫、副主任医师到医联体单位,实地看门诊,病房查房,收治病人,带教,培训当地的医护人员。儿科的大夫、包括儿科的护士、药品、检验、放射一整套,我们今年也有计划,每一个医联体成员单位去了以后培训、提升。去年在5个区、7个医疗机构主要在环城四区,唯一远的在宝坻,今年我们根据天津市地域面积,蓟州、武清、西青、滨海新区、和平区再增加四到五个区的二级医疗机构。”

  下一步,本市还将提升儿科医联体信息化水平,预计在秋冬季疾病高峰到来前完成系统建设,并覆盖全部儿科医联体机构。同时,还将探索绿色通道、号源优先分配等机制,解决看病难、挂号难的同时,最大限度发挥儿童医院解决疑难重危救治的优势,促进全市儿科资源利用更加优化、合理。常诚说:“对号源的分配是吸引基层儿科医疗机构的大夫们更好地发挥作用,有些疾病治疗比较困难也有保障,后面有强大的儿童医院的团队在支撑他。随时可以把重的、急的病人通过绿色通道、通过号源分配引导。家属可以直接去儿童医院,已经给约好了,更方便一点。希望在十月份以前,所有的儿科医联体信息系统都要构架起来,包括远程医疗、号源自动分配,给高峰期做准备。在高峰期的时候能够缓解看病难、挂号难的问题。”

分享到:

上一篇: 市人民医院日前举办“全国盆底便秘疾病诊疗高级研修班”
下一篇: 三中心医院联手三区 打造便民惠民医联体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