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铅衣天使 爱岗敬业

发布日期: 2017-05-17 00:00
来源: 天津工人报
今天是“国际护士节”,在护士群体中有一个特殊群体,她们每天身穿10多公斤重的铅衣,一站就是一整天,长期在辐射环境下工作……她们被大家亲昵地称为“铅衣天使”。
  记者走进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导管室,护士韩旭正脱下10多公斤重的铅衣、铅帽、护颈等,那一刻,记者看到她的手术服背部已被汗水浸透。韩旭对记者说,她刚刚配合医生抢救了命悬一线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护士长张冬梅向记者介绍,导管室主要是做介入手术,这种手术就是借助X光照射显像,医生可以看着影像为患者进行精确手术,但医护人员却要在辐射环境下操作。为了防护射线辐射,做手术时,医护人员都必须进行“全副武装”,穿上10多公斤重的铅衣五件套。在手术中,医生全神贯注地进行治疗,护士重点负责提供耗材,配合医生给病人穿刺,关注手术过程,随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一台手术最长的有两三个小时,我们要穿着铅衣一直站着,有的时候一天十几台手术连在一起,午饭都是抓空狼吞虎咽。”韩旭说,“穿上铅衣就像披了沉重的盔甲,由于长时间负重,肩膀、颈椎、腰都很酸痛。”
  除每天正常工作时间外,导管室的3名护士实行24小时备班制,要时刻准备抢救患者,为急救每一个高危患者的生命争分夺秒。张冬梅介绍,自从医院去年7月正式成立胸痛中心,导管室业务能力迅速提升,急诊量比去年翻了3倍,天天都在繁忙的工作状态中。“我们的手机是24小时开机待命,不管人在哪,是不是休息日,只要有急诊手术,电话铃一响,必须在半小时内到达医院。”护士长张冬梅笑着说,“我们没有休息日,周六日没手术就算放假了。”
  由于工作原因,3名“铅衣天使”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到凌晨是常态,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今年31岁的韩旭在导管室工作了半年,她的孩子才两岁半。上周六凌晨2点多,在家正熟睡的她接到急救任务电话,孩子哭闹不停,她不得不让爱人和婆婆照看孩子,自己赶去医院。说到这儿,她噙着泪花说:“看着孩子大哭,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当时想到有病人正等待着我去救治,脚步就立刻加快了!”韩旭所说的,导管室的另外两名护士感同身受。张冬梅给记者翻看病人登记本,上面记录了今年4月份一共做了300台手术,还有8天为了抢救急症患者,她们连续工作到凌晨。
分享到:

上一篇: 美国患者在津解“心”病
下一篇: 本市成立9个护理志愿分队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