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运会马拉松比赛日前在武清区举行,作为全运会“首金”项目,共有万余人参加比赛。按照市卫生计生委和全运会医疗卫生部工作部署,天津市急救中心参与承担部分马拉松比赛医疗保障任务。比赛当天共派出12部急救及特种车辆、41名急救人员,比赛现场救治受伤运动员110人,圆满完成马拉松比赛医疗保障任务。
市急救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全运会马拉松比赛医疗保障工作,召开领导班子会、党委会、专题会及现场会进行研究部署和动员。制定马拉松医疗保障工作方案和预案;选拔政治素质高、专业技术强的急救人员承担保障任务;针对马拉松运动损伤和防猝死等重点内容,举办3次急救专业技能和应急救援能力培训考核,确保处置规范、技术过关,强调救治时间以秒计算,参加了4月26日桌面推演和27日武清现场演练;在市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此次保障启用了最新购置的高端重症监护型救护车和自动胸腔按压仪、急救呼吸机、除颤监护仪、可视喉镜等先进车载急救设备,为医疗保障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保障现场共派出1部指挥车、1部通讯保障车、6部重症监护型救护车,在武清人民医院及武清中医医院安排4部应急救援备用救护车,并通知应急救援队员待命,做好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准备;为确保通讯联络畅通,除急救人员应急手机外,每车配备2套对讲机,2套大容量充电宝,提供电力保障;启用救护车音视频传输系统和4G单兵指挥系统,在通讯指挥车上配备2台笔记本电脑,通过救护车摄像头和医生佩戴的单兵记录仪,实现现场音视频实时传输和对讲功能,为领导现场指挥提供依据;针对马拉松比赛特点,配备了速冷冰袋、糖盐水、云南白药气雾剂、利多卡因气雾剂、中暑药等物资;为医疗保障队员准备了遮阳帽、食品、饮料等后勤保障物资。
为确保医疗保障工作,医疗保障车辆人员28日晚进驻武清,29日凌晨4:30到达医疗保障点位,一直持续至下午3点。比赛当天气温高达32摄氏度,急救人员不畏酷暑和辛苦,坚守医疗保障岗位,时刻寻找受伤运动员,立即施救,确保受伤运动员能第一时间被发现、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比赛期间,市急救中心共救治受伤运动员110人,其中肌肉痉挛74人、膝关节损伤13人、中暑10人、头晕4人、肌肉拉伤3人、皮肤擦伤2人、晕厥1人、意识障碍1人、低血糖1人、低血压1人。救治伤员中103人给予现场处置、7人现场急救后送院。
市急救中心从方案预案、人员梯队、车辆装备、培训演练、后勤保障等各方面进行精心准备,全体医疗保障急救人员不畏辛苦、共同努力、全力以赴,使受伤运动员得到及时规范的急救保障,圆满完成全运会马拉松比赛医疗保障任务,为全运会其他赛事保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