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15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为深入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进一步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劳动者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切实保护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决定联合开展2017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宣传主题是“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按照国家有关部委的要求,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总工会共同开展了本市《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在4月24日~5月5日期间开展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媒体宣传、走进企业开展专题宣传活动、走进社区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等。
2017年天津市“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于4月26日在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楼前广场启动,该活动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总工会、北辰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健康教育中心、北辰区卫计委、北辰区安监局、北辰区总工会、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承办。今年宣传周的宣传主题是“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鲜明地指出了职业健康的重要地位。工人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社会稳定、家庭和谐的中坚力量。
据介绍,《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本市开展了职业病防治法律和法规的宣传教育;开通县级以上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建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准入和管理制度,提高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水平;探索多部门合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大职业病防治监督执法力度;在尘毒治理、改善劳动条件和防治职业病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大中型企业的职业卫生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本市职业病防治工作依然严峻:各种新职业危害因素大量增加、部分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不到位、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等。职业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近10年,本市职业病危害因素信息监测报告显示,尘肺病占职业病总数的80%以上,且病例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增加;职业性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新发现的职业病危害和原因不明的职业性健康损伤逐渐增加。根据本市职业病危害因素信息监测报告显示,尘肺病仍然是危害本市工人健康的主要职业病,占职业病总数的80%以上。2016年本市共报告各类职业病新发病例599例,其中尘肺病新确诊病例536例,较2015年报告的新确诊病例数有较大降幅。2016年本市共报告其他各类职业病63例,其中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24例,慢性职业中毒13例,急性职业中毒11例,职业性传染病6例,职业性皮肤病4例,职业性肿瘤3例,其他呼吸系统疾病2例,职业性眼病1例。2016年本市共上报《有毒有害作业工人健康监护卡》2028张,共对1178家用人单位230817人次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工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检出疑似职业病372人,禁忌症1842人,建议调离750人。
重点职业病监测与风险评估工作是近年来卫生部门职业病防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自2015年本市重点职业病监测范围已扩大为所有行政区的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煤尘、矽尘、石棉尘、苯、铅、噪声及布鲁氏菌)的劳动者。2016年本市通过进一步落实职责,加强分级培训和能力建设,搭建区级信息沟通交流平台,提高各部门对监测工作的重视与配合,实现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信息的全覆盖,监测企业数2588家,监测个案达59076人,监测工作初步体现了监测对象“样本=总体”的大数据理念,多数指标的收集率达95%以上,本市重点职业病监测得到加强。2016年重点职业病监测结果显示,噪声是本市主要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企业广,接触人数多,劳动者职业禁忌证和关键指标异常情况检出率高,噪声作业超标岗位多,应引起关注。其次应重点关注存在矽尘危害超标的企业的粉尘治理,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场所矽尘浓度,是降低矽肺发病风险的根本措施。监测结果还提示,本市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中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应结合检出的专项检出指标异常的结局作为发现问题的起点和重点关注点,进一步深入调查,结合关键岗位监测数据,开展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主动监测作为常规工作,掌握辖区内主要职业病的发生规律,监测发展动态,逐步建立全市职业病主动监测防控网络,将主要职业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奠定全市职业病预防控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