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本市召开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陈浙闽出席并讲话。从会上记者了解到,今年,本市将全面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能力建设,提升市民的就医感受。
为缓解儿科医生不足的难题,今年,本市将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200名具备规范儿科服务能力的全科医生。目前相关培训已经展开,经考核合格的全科医生今年内将开始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孩子们提供服务。市卫计委基层卫生处处长雷勇说:“依托我们的全科医学中心——医专,还有儿童医院作为培训基地,通过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两种方式,年底的时候为所有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的乡镇卫生院都能培养1到2名具备规范的儿科服务能力的全科医生。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在各个涉农区遴选了一批二级以上医院的医生,作为各区县未来培养各区内的儿科服务队伍的师资。”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市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为有效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处置心血管病的能力和水平,今年,本市将在各区建立心血管病区级防治基地,同时为基层培养具有心血管病诊疗能力的全科医生。市卫计委疾控处处长韩金艳说:“各区建立一家心血管防治基地医院,培训基层的心血管疾病筛查和干预的医生,200到300人。今年在河东、北辰和东丽三个区,针对35到75岁居民开展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筛查量在3.6万人,由社区早期筛查,然后由区基地医院进行进行随访、干预,胸科医院提供一个全面的培训、技术指导、督导。”
今年,本市卫生计生部门将进一步强化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妇幼机构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从而更加及时地发现、救治危重孕产妇,保证母婴安全。市卫计委妇幼处处长张宏说:“机构要是发现孕产妇出现高血压、糖尿病或者其他高危的时候,我们就要加强管理,一旦出现危重的时候,帮助危重病人转诊抢救中心,保证孕产妇母婴安全。”
今年开始,本市各基层医疗单位还将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居民在社区医院享受到更高的医保报销比例和医保额度,享受到优先就诊、优先转诊、优先用药等服务,年内,签约居民将达到全市人口的30%。
另据了解,今年,本市还将进一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和预约诊疗服务,今年内,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将超过50%。此外,本市还将与京冀两省市共同试行京津冀医师注册互认,探索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证照管理,推动医疗资源在区域内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