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防控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公共卫生话题。去年10月25日,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实现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战略目标。
京津冀三地具有气候环境、地理条件、文化背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诸多趋同因素,也共同面临着生活方式改变、大气污染等健康问题,区域内的致癌因素、癌谱分布规律等都非常类似,因此加强京津冀地区医疗资源的合作、建立高效的癌症防控联动机制有助于实现医疗资源在区域内的共建共享,改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
北京抗癌协会、天津市抗癌协会、河北省抗癌协会在中国抗癌协会的领导下,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依托各自的行业影响力和专家资源,开展癌症防治领域交流合作,搭建“京津冀癌症防控联动平台”,致力于在京津冀尽早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所提出的癌症防控目标,为我国抗癌事业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控模式。平台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广泛联合京津冀地区大型医院、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定期开展“横向”学术交流,推动产学研临床转化与应用,提升三地癌症诊治水平。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加大乡镇、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基层医师培训、肿瘤规范化诊治技术推广和远程医疗会诊。
●开展京津冀医院之间的对口帮扶、医院合作、医联体建设等合作,推动区域内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合作互补,实现医生和患者的“双向流动”和医疗资源的最优匹配。
●建立京津冀防癌科普平台,加强科普联动,协同开展品牌科普活动,消除癌症误区,引导公众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实现肿瘤防治关口前移。
●开展京津冀地区常见癌症的筛查和早诊早治项目,提高常见癌种的早诊率,实现早期干预。
●京津冀三地癌症康复会紧密携手,开展志愿者服务,联合组织康复活动,评选表彰抗癌明星,推广普及抗癌经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和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