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北方网新媒体记者从市卫计委医政处了解到,今年是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第二年,天津市将打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攻坚战,同时,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加强医疗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急诊急救体系建设。
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医政处处长刘先夺在接受北方网新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2016年,天津市通过健全医疗模式体系、医政管理体系、医疗质量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护理管理体系,最终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促进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和信息化。
北方网新媒体记者了解到,今年,改善医疗行动计划主要分为医疗安全、分级诊疗、预约诊疗、临床路径日间手术、改善就医环境和优化服务流程、优质护理、急救体系以及医院感染管理。
临床路径和日间手术将于今年开展试点,并推广经验。“今年,将选择风险可控的单一病种患者作为试点,患者将在24-48小时内出院。”刘先夺说,“医政处将积极协调医保支付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提高患者的入径率。”
2015年12月1日起,滨海新区、宁河区、静海区、蓟县四个区县已经开始试点分级诊疗。 “糖尿病和高血压两个病种已经作为本市分级诊疗试点工作逐步推开。”刘先夺说,“主要考虑这两个病症诊断明确并且病情稳定,这些病人可以按照我们的规范、要求转诊,有的病人就可以在社区就诊。” 2016年,南开区、河东区、河北区也相继加入试点区县。2017年天津市还将继续扩大慢性病病种,让更多病种都能够实现分级诊疗。
目前,天津在医联体建设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分级诊疗的内容很广,通过基层检查,上级诊断这种形式完成分级诊疗。优质资源的下沉,使老百姓真正在基层就能享受到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今年,天津还将在市胸科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等5家医院建成胸痛中心,形成覆盖全市的急性心脏病绿色救治通道和急救体系,提高心脏病患者综合救治水平。此外,天津还将建设四中心、西青医院、宝坻医院三家卒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