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天津7家试点机构运行“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病房

发布日期: 2015-12-26 00:00
来源: 渤海早报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医养结合模式打通健康养老“最后一公里”。记者从本市卫生计生部门获悉,目前,天津市有7家试点机构投入运行,开展全程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服务,取得患者和家属均满意的较好成效。同时,本市结合试点机构以医疗护理为重点,以养老服务为基础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特点,确定了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病房服务内容、服务项目及建设要求,提出病房床医技人员比1:1.2、床护比1:0.4、床位护理员比1:0.5的标准。

  试点机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病房,由医生、护士、护理员组成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团队,对老年患者全面检查评估,制定个体化的医养护综合服务方案,为入住患者提供24小时全程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服务,解决患者长期住院的医疗困难、缓解家属全程陪伴的照料重任。同时,向入住患者提供医养护一体化综合性服务,包括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全方面、全过程的健康管理服务。开展整体护理与规范的生活护理相衔接的综合性护理服务。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照护、心理、精神支持等持续性照顾,保障老年人享有所需的、适宜的、综合的、连续的医疗健康养老服务。

  试点机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病房针对的人群主要是家庭照料困难、患有慢性病、需长期住院治疗的失能和临终关怀老年患者。试点机构病房向入住患者提供包括诊疗、生活护理、健康监测、预约转诊等多项服务,对老年患者从体检、诊断到治疗和健康指导进行全程服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医院床位压力,发挥了普通养老机构无法实现专业诊疗服务的不可或缺作用。截至目前,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病房收治住院患者875人次,其中失能患者680人次。

  市卫计委基层卫生处窦双祥处长介绍,根据区县对试点机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满意度调查显示,试点机构医疗保健服务满意度95%、护理服务满意度96%、生活照料服务满意度97%。

  目前,本市7家试点机构已全部投入运行,开展全程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服务。2016年,本市将以试点工作为基础,适度扩大基层医疗机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病房建设,并探索民营医院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加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病房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服务。以家庭责任医生团队签约服务为基础,探索开展居家老年人群的社区延伸医疗保健服务。

分享到:

上一篇: 天津市2016年起2月龄儿童免费接种脊灰灭活疫苗
下一篇: 新环湖医院下月开诊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