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岁开始献血,今年已经51岁了,仍然会定期到血液中心献出自己的爱心”“自2007年献出第一次热血,至今已经献血115次,累计献血量约12万毫升”……昨天(10月31日)下午,“爱是我们共同的血型”公益活动在天津大学老校区北洋广场举行,活动中,2012-2013年度无偿献血先进代表获得表彰,本市首次聘任的“天津市无偿献血形象大使”亮相。
近年来,本市连续两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无偿献血超过180万人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者近3000人。
昨天下午,本市2012-2013年度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的1924名市民代表和获得无偿献血促进奖的16个单位与个人受颁奖状。同时,天津广播电视台著名播音员孙阳和刘涛受邀担任“天津市无偿献血形象大使”。
32年,献血成了习惯
今年51岁的张慧,是代表中的唯一女性。她从19岁时开始献血,如今已有32年时间。“最开始是单位组织的,觉得献血是件有意义的事,就参加了。后来妈妈得了尿毒症,一次从医院到血站去取血时看到很多人需要血,也了解到家庭成员互助献血可以帮到妈妈,就开始定期献血。”张慧说,虽然没过多久妈妈就走了,但献血的习惯坚持了下来,如今她每次献血都带着女儿。
115次,献血12万毫升
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交警肖翰已经献血115次。他说,2006年,他在医院看到一位病人因无血而无法手术,从此便有了献血的打算。2007年的世界献血日,他第一次献出鲜血,之后便将献血当成了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
据介绍,肖翰至今累计献血量已约12万毫升,相当于20多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
“我献了这么多年的血,身体从没出现过不良反应,献血不会影响人的健康。”肖翰说,为了献血,他常年保持着良好的生活状态,坚持跑步锻炼、戒烟限酒,献血前夜不吃油腻,除了值班绝不熬夜等。
220余次,为第二故乡行善
来自河南的郭国设在津已经生活了八九个年头,从刚到津时的水暖工,到如今有了自己的小小装修队,天津在郭国设的心里已经成为“第二故乡”。他说,来天津之前,他在很多城市辗转过,每到一个城市,都会到血液中心献血,至今已累计献血220余次。“不是有句话叫‘勿以善小而不为’,希望更多的人加入献血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