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第2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10月9日,“天津市心理救援队”成立,这支队伍将在突发事件后为各类人群提供更加系统的心理辅导、政策咨询等服务。
“天津市心理救援队”成员包括精神病专科和心理学科的医生,来自市妇联、团市委志愿者队伍的心理咨询师等。救援队队员、市精神卫生中心医生龙鲸介绍说:“‘天津市心理救援队’工作的内容比较宽泛。我们是做心理层面筛查、评估,了解当事人甚至包括生活方面的需求、他们目前所面临的困难、他们的担忧。之后的工作才是聚焦在特定事件下的辅导的工作。”
目前,“天津市心理救援队”里医生和志愿者的总数已经超过500人,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将能为全人群提供服务。市卫计委疾控处副处长韩金艳介绍:“突发灾难中的心理干预是三年为一个周期、需要持续开展的一项工作。包括我们直接受灾的群众、参与救援的官兵、医护人员、后方工作行政人员,还有一部分就是通过新闻、广播听到的市民,都是我们心理干预面对的人群。每一类人群都有应对的政策,住院人群派心理医生去做定期的随访,社区心理康复人员一个月做一次评估,对于大众,88188858天津市心理援助热线持续24小时专业人员疏解我们的心理。”
突发事件后,社会工作者在心理疏导、心理康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天津市心理救援队”的组成人员中还有一大部分是社会工作者。韩金艳说:“受灾人群住院期间更担心的是出院以后去哪里,受到的损失谁给我赔偿、赔偿的标准是什么。社工人员要及时了解当地有什么补偿政策、安置政策,把这个政策告诉他(受灾人群),让患者安心,这是缓解心理压力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据了解,目前“天津市心理救援队”的社会工作者数量仍然不足。为此,市妇联副主席闫英霞希望有资质的社会工作者主动报名加入“天津市心理救援队”。
闫英霞:“可以参加南开大学、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学习,它也有在职的学习专门就危机干预进行强化性的培训;再有天津市妇联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就有专门从事社会工作的,有需求的可以到我们社服中心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