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爆炸事故发生后,市安定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以心理救援为核心,以有序组织为保障,以现场需求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原则,以队伍建设为目标,动员全院优势力量积极投身到事故心理救援工作中,圆满完成了事故后的心理救援任务。
8月13日上午10:00,市安定医院党委接到了市卫生计生委应急办的指示后,第一时间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迅速组成“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心理救援指挥小组”,先后成立了医疗救助组、综合协调组、后勤保障组、舆情监测组、宣传报道组,为心理疏导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与此同时,该院党委抽调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师,先后派出了8批常驻队员、2批协助队员共58人奔赴滨海新区参与心理救援工作。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市卫生计生委的统一协调,本市心理救援队由专家指导组、核心治疗组、心理咨询组三部分组成。在国家卫计委专家的协助下,市安定医院作为心理救援队的核心治疗组,与市安宁医院、团市委、市妇联参与救援的心理志愿者一起,在伤员集中的泰达医院、泰达心血管病医院、第五中心医院、港口医院、大港医院5家医院和开发区二中二小、塘沽二中、塘沽二小、滨海职业学院、宾岛商务酒店、三泰酒店6个安置点开展工作,并兼顾巡视督导部分市内收治伤员的几家医院,建立心理救援工作和伤员、家属信息“日报”机制,以便及时制定方案、出台政策、高效解决实际问题,打通信息通道。
心理救援队牵头制订了《心理危机干预总体方案》及工作制度,建立了个人心理档案,规范了心理救援工作流程。根据要求,队员分组对伤员、安置点居民开展逐一筛查,对筛查出的重点人群给予重点关注;编写了《致伤员》、《致家属》、《致工作人员》信函及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单,在群众中广泛发放;市安定医院心理专家与国家专家一起,对伤员集中的5所医院和6个安置点的心理救援工作进行定时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存在问题,指导救援工作科学、专业开展。同时根据市卫生计生委统一部署,安排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对市内接收伤员但无精神卫生服务的市第三中心医院、市眼科医院,对伤员及其家属的心理、情绪状况进行评估筛查,并对危重心理疾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或药物治疗。
事故发生后,市安定医院还第一时间增加了免费心理援助热线“88188858”的接线员,同时积极组织接线员参加专业培训,提升接线水平。坚持开通2条线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接听来电。随时为来电者提供帮助的同时,该院还根据如何调整事故后不良情绪、如何安抚在爆炸中失去居所的亲人等重点、热点问题,整理了《灾后心理援助知识必备》等相关材料,及时发放给群众。
心理救援期间,该院邀请了13名国内外权威心理专家,通过概念讲解、案例分析、实战演练、互动问答等,对参与此次救援服务的精神科医生、临床医护人员、心理救援志愿者、心理热线接线员、社区医生等,开展了10次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专题培训。从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到操作程序、从体验意象对话到哀伤辅导、从一对一干预到团体心理干预、从面对面干预到危机热线工作、从突发心理干预到心理社会康复技术,范围广泛、覆盖全面、针对性强,受益范围近1000人次,为提升本市心理救援队伍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事故伤员的陆续出院、居民安置点的撤销,滨海新区生产生活逐步回归正常,心理干预工作重点也逐步由危机介入转为心理社会康复。根据实际需要,在心理救援常驻队员撤回医院之前,市安定医院对社区医生、学校教师开展了社区心理社会康复、儿童青少年心理康复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并协助起草了《伤员出院后社区康复工作》、《伤员出院后与社区之间对接工作方案》等文件,采用每天精神科医生轮班巡视、心理咨询师驻守心理援助站、重点患者随时会诊等方式做好心理紧急救援与长期康复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