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天津医疗队十年高原路 圆梦1806个“心”希望

发布日期: 2015-08-07 00:00
来源: 北方网

经过近30个小时的车程,17名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抵达了天津。“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带着孩子来到这里了。”带队的青海省民政干部杨毛毛老师下了车便这样感慨,从第一次来到现在的这十余年里,在天津医护人员帮助下,已经有1806名青海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得以康复。

  十年高原情结

  这几天,17名孩子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做手术了。在手术排期表上,他们的名字显得特别不同,又似曾相识。从第一批青海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来到天津治疗开始,十余年间已经有1806名患儿康复出院。遍及青海省36个州县,最小的年仅1岁,最大的18岁,涉及汉、藏、回、土、萨拉等5个少数民族。

自2004年10月救治“明天计划”第一批来自青海的孤残先心病患儿开始,天津的医护工作者便与这片雪域高原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先后十年的时间里,医疗队员克服严重高原反应,进西藏、入青海,辗转数万公里在当地对患儿进行筛查,并分批将这些孩子带回天津。

“每次看到这些从青海的孩子来,即心疼又欣慰”医护人员告诉北方网新媒体记者,“心疼是因为看到孩子忍受了这么多痛苦,心里特别难受,而欣慰则是因为很快他们就会拥有正常的生活。”这十年里,每一个稚嫩的面孔都带着求生的希望,带着对新生活的向往。

在病房里,卓玛才干刚刚吃完午饭,转天小才干就要进行手术了,医护人员正在为他做术前的准备工作。当记者问他怕不怕时,小才干调皮地说:“才不会怕!”然后就扑到了医务人员的怀里去了。经过几天的相处,孩子们和医护人员变得特别亲。

  6个月大的藏族患儿罗仁智的母亲完玛措毛说:“过去孩子总感冒生病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次天津的医疗筛查队来才知道他是先天性心脏病,能来天津这么好的医院免费治病,我特别感谢天津这些好人,感谢医院,更感谢所有资助帮助我们的人,这里的条件这么好,医生这么亲切,我的心里很踏实。”

  在2015年的筛查中发现17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需要手术救治。7月12日出发前,孩子们又得到了天津援青办的特殊帮助,给与每个患儿家庭1000元的交通资助。入院后,泰达国际心脑血管医院还为他们开辟了绿色通道,由专人为他们办理入院手续。

  带队老师不好当

  “毛毛老师、毛毛老师……”刚刚走进病区后,北方网新媒体记者就不断听到护士门呼喊杨毛毛的声音。杨毛毛是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民政局的一名干部,这十年里,她和医务人员一同经历着所有的一切。

  回想起第一次来的时候,毛毛老师说:“哎呀,第一次来的时候可是害怕啊,都不知道做心脏手术是怎么回事。”毛毛老师笑着说到,“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懂。不能理解孩子这么小,怎么会得上心脏病。”后来经过医生和县里的工作人员不断宣传和讲解才了解到了很多相关的知识。

  从2005年到2015年,天津的医疗队四次赶赴青海为那里的孩子进行心脏病筛查。“每次去都受到了我们当地人热烈的欢迎,很多已经治愈的孩子的家长还会带着哈达和美酒来迎接他们。”杨毛毛说:“特别有意思的是,孩子们都会记得当时是谁给自己做的手术,得到他们要来的信息后,还会问问有没有自己的医生。如果看到了,还会跑过去抱一抱他们。”

因为患病的孩子和家长会汉语的很少,杨毛毛不仅需要带队,还要为所有家长孩子与医生沟通进行翻译。所以,但凡有需要和家长进行沟通的事,都需要杨毛毛来处理。 “我已经记不清自己这是第几次带着孩子们来天津治病了,从2005年到现在10年时间至少也来了10多次,每次把一批批孩子健康地带回去,我觉得特别高兴。”因为每次杨毛毛都会带队过来,现在她和医生、护士都特别熟。

  “毛毛老师,岗塞涛美的大便拉了没?”刚刚坐下没多久的杨毛毛便起身冲到了涛美的病房里去。“2005年县里要选派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天津做手术,因为我会汉语,所以被挑选出来。”就这样,杨毛毛陪着一批批的患病儿童从青海来到天津。这次来天津,对于杨毛毛来说格外不同,因为她已经退休了。“舍不得这些孩子,所以这次就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进来。”而不为大家所知的是,这时候杨毛毛的女儿却生病在家。

  白衣“曼巴”再启程

  其实,每一次进藏区,天津医护人员都历经千辛万苦,经常要乘车在路上颠簸三四天,但是医生们只有一个念头:让更多地孩子得到救治。今年,天津的医护工作者从尖扎开始,再到同仁、泽库、河南,筛查队的脚步遍布了整个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四个县,历时15天的行程5243公里为284名儿童实施了免费先心病筛查。

在青海的时候,海拔每增加一千米先心病发病率就增加一个千分点,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及时救治,医护人员在青海的每一天都很特别。

  “青海省地理位置特殊,地域也辽阔,当地基层医疗水平又相对局限,医疗诊断确诊很困难。”带队的泰达国际心脑血管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建亮说,“交通不便也让很多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张建亮回忆起在青海的那段日子,依旧记忆犹新。筛查队的第三站是从同仁县的大本营出发前往海拨3800米的的泽库,这是四个筛查点中海拔最高的地方,而且一路来回需要翻越很多高山。为了能尽早到达那里,清晨6:30他们就起程出发了,100多公里的路全部都是盘山山路。“两个小时的路程里,大家经历了从雨到雪,从零上15度到零度的巨大温差。”山路十八弯,一路坑洼的山道,人做坐在车里来回摇晃,再加上高原反应,晕眩所带来的不适,让医生们对那段路格外难忘。

“曼巴来了!曼巴来了!”在藏语里,医生被亲切的称之为“曼巴”,曼巴的到来在当地人心中就如同福祉的降临。8:45筛查队终于抵达抵达泽库县,顾不上从颠簸的状态里再调整过来,他们立即进入工作状态。“车辆抵达目的地之后,就看到了等待进行筛查的患儿和家长。为了能赶上这次机会,他们也都是骑着马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最小的孩子才几个月大。”张建亮说:“每一个来做筛查的孩子都是求生的希望。”特别是在2015年6月1日,医疗队还回访了曾经医治过的患儿,当他们再次来到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14岁女孩文昌措家中时,印象中的小女孩已经长成了一个腼腆的大姑娘。

分享到:

上一篇: 天津改善就医体验 扫码选医生 候诊控“加塞”
下一篇: 一“心”牵动万人心 救命血及时送上手术台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