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8日是第5个“世界肝炎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联合第二人民医院在一中心医院门诊大厅成功举办了以“抗击肝炎,预防先行”为主题的“世界肝炎日”大型义诊活动,旨在引导广大公众关注感染肝炎病毒的危险因素并做好科学预防。在义诊现场,一中心医院的肝胆外科、移植外科、移植内科、营养科等多名专家及第二人民医院专家共同为现场前来咨询就诊的患者进行义诊。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与肺结核、艾滋病、血吸虫病并列为四大重点防控疾病。主要流行的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戊型等四型。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发病率高。近几年我国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年均100万以上,位居传染病发病前三位,其中乙肝占所有肝炎病例的3/4。甲型和戊型肝炎多为急性发病,预后良好,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乙型和丙型肝炎感染易发生慢性化,危害较大,感染是年龄越小,越容易慢性化,主要是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等途径传播。”天津第一中心医院肝胆外科张雅敏主任介绍说。
据了解,2005年,本市在全国率先将13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免疫规划,实施免费接种。2008年以来,全市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全国处于最低水平。截至目前,本市适龄儿童甲、乙肝疫苗报告接种率达到98%以上,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95.05%,乙型肝炎发病比2007年下降了24%,甲型肝炎发病率连续十年低于十万分之一。
张主任提醒广大市民注意:虽然罹患病毒性肝炎后会引起严重的不可逆的肝脏损伤,但如果做好预防就可以避免感染,避免发病。比如,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除注意减少或降低感染危险因素的行为外,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接种疫苗;目前预防病毒性肝炎的疫苗有两种,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分别预防同型别的病毒性肝炎的感染。肝炎患者应到正规的医院接受规范治疗,听从医生的专业指导;高危人群要做好早期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要避免不安全性行为、高危职业暴露、不安全注射、非正规医学美容、纹身等高危行为;并保持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熟肉制品以及不洁生冷食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