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乙肝母婴阻断让准妈妈不再担忧

发布日期: 2015-07-28 00:00
来源: 城市快报

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是每个孕妇最大的心愿,可这看似简单的幸福却困扰着一群人——乙肝准妈妈。对于一个乙肝孕妇来说,无疑承担着较大风险,既要注意自身的身体,又要避免将乙肝传染给下一代。那么,乙肝孕妇如何才能生出健康的宝宝?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杨积明指出,怀孕前准妈妈接受相关病毒检测并调节治疗,怀孕过程中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生产后及时给婴儿应用相应药物,是减少母婴传播的关键环节。

  阻断母婴传播可消除新生儿乙肝

  本月28日是第五个“世界肝炎日”,今年“世界肝炎日”的主题是“预防肝炎,立刻行动”。从中国乙肝患者的情况看,大部分都是儿童早期感染形成的,而乙肝母婴传播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产后哺乳等过程中能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的过程,也就是垂直传播。

  大量临床资料和经验表明,在不进行母婴阻断的情况下,乙肝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可达30%至60%,但如果实施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措施,成功率可达99%以上,可有效降低乙肝母婴传播。

  乙肝母婴阻断在三阶段完成

  在杨院长看来,孕妇感染乙肝等传染病,只要通过科学的母婴阻断,可以大大减少母婴垂直传播造成的胎儿感染,从而生育健康宝宝。乙肝母婴阻断需要在孕期、产时、随访三个阶段里完成。

  孕期:孕前就医检测 中晚孕期间抗病毒治疗

  据杨院长介绍,新婚夫妇在婚前要进行乙肝检查,无论男女任何一方患有乙肝,都应进行积极治疗。如果乙肝患者在受孕前肝功能受损严重,最好不要怀孕,应接受正规治疗,包括抗病毒和免疫调节治疗等。待肝功恢复正常,病毒复制指标转阴后,病情稳定,肝功正常半年以上,怀孕较为安全。

  乙肝患者怀孕后,应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包括肝功能、血常规、B超等,了解肝脏变化情况。如果肝功能出现明显异常,或出现明显的疲乏、食欲减退、尿色深黄、眼睛发黄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经产科和感染科医师等共同会诊后,决定是否继续妊娠。中晚孕期间,在孕24周开始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服用抗病毒药物,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降低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同时准妈妈还需定期到医院做乙肝DNA检查。

  “乙肝患者孕期鉴别胎盘老化程度很重要。如果胎盘老化程度较重,会有加大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的可能,及时终止妊娠可减少宝宝感染风险。”杨院长指出。

  产时:注射药物量按孕妇及婴儿情况调整 母婴阻断成功率可达99.8%

  除了乙肝孕妇需要进行检测和治疗外,父亲和(或)母亲为乙肝患者的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检测乙肝五项,出生后24小时内应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量依据孕妇个人具体情况及婴儿出生时的乙肝病毒检测情况进行调整。

  据杨院长介绍,乙肝孕妇在产时还有严格的助产技术规范。“新式断脐技术是我院特有技术,这是母婴分离时的关键技术,母婴阻断成功率可达99.8%。”

  随访:产妇应加强保健 5年内对新生儿查体随访

  对于乙肝妈妈来说,除孕期要自我保养之外,产后也应加强保健,做到生活规律,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多食粗粮,少用精米精面,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宜盲目进补。

  在杨院长看来,新生儿在住院期间主要的乙肝病毒阻断基完成,并不代表全部母婴阻断阶段完成,后期医院还需进行不断随访,对新生儿进行查体和乙肝病毒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下一步阻断,直到宝宝4至6岁。

  专家解疑:乙肝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吗?

  宝宝从妈妈肚子里出来后,母乳成为妈妈和宝宝紧紧连接的情感纽带。对于乙肝妈妈来说,只要采取适当措施,仍可以安全进行母乳喂养。

  在杨院长看来,如果母亲为乙肝病毒感染或携带者,在婴儿出生后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免疫后,即可进行母乳喂养。对于做好免疫的宝宝来说,不会因母乳喂养而感染乙肝。“需要提醒的是,在准备进行母乳喂养前,建议乙肝妈妈进行肝功及乙肝病毒的全面检查,医生将根据检查结果给出科学哺乳的建议,最终决定是否可以进行母乳喂养。”

分享到:

上一篇: 病毒性肝炎津城发病率最低
下一篇: 本市乙型肝炎发病 比2007年下降24%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