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环湖医院神经内科张佩兰主任为脑卒中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7月17日,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召开了2015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规范化救治工作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环湖医院、医科大学总医院、第一中心医院、第四中心医院等23家医疗机构已成为天津市急性静脉溶栓定点医院,实现与120急救中心的无缝对接,最大程度上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水平。
今年全市推广脑卒中规范化治疗
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申长虹介绍,急性脑卒中救治与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医疗救援等工作是天津2015年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天津将在全市范围大力推动脑卒中规范化治疗,实现120救护的院前急救无缝对接医疗机构“绿色通道”的规范化治疗。同时,要求全市三级综合医院要在9月底之前开展急性静脉溶栓工作,各区县的人民医院要在年底前开展,各区县行政部门要积极推动各区的二级医疗机构开展此项工作。
会上,环湖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佩兰与全市各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分享了静脉溶栓过程中典型病例与一些心得。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第一中心医院分别介绍了开展急性脑卒中救治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与亮点。
环湖医院优化流程争取救治时间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患者致残率高达75%,一年复发率为16%,5年内复发率高达50%。开展急性脑卒中规范化救治就是为降低急性脑卒中的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
环湖医院在全国率先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已完成3000多例静脉溶栓治疗,去年该院为160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创造了全国纪录。该院院长王金环说:“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在2小时内能够到院治疗的只有10%,大部分患者会错过4.5小时的黄金急救时间。这与居民健康意识匮乏,发病送医不及时,院前急救与院中急救流程繁琐等有直接关系。”为了给患者争取抢救时间,环湖医院优化“绿色通道”,为脑卒中患者优先检查、交费、通行,并实现先看病、后交费的原则,目前,该院90%的脑卒中患者能在30~45分钟内完成静脉溶栓治疗。该院还通过脑卒中单元管理与定期随访,将脑卒中患者复发率降至6.5%。
构建院前院中急救无缝对接
在推动规范化救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过程中,市神经内科质控中心将全力配合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综合实力较强的医院作为急性心梗的定点医院。
在院前急救方面,市急救中心要根据医疗资源分布,合理规划院前医疗急救站点,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和综合实力选择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医院。同时,还要加大急性脑卒中救治培训力度,规范救治行为。
此外,各个定点医院要全面梳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接诊处置流程,实行首诊负责制。建立多学科联合救治机制,发挥急诊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科室的不同功能和作用,加大药检、放射等辅助科室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对患者开展救治,保证急性脑卒中患者得到有效、快捷的救治。
链接:急性静脉溶栓定点医院
环湖医院、医科大学总医院、第一中心医院、第四中心医院、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人民医院、第三中心医院、海河医院、静海县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开医院)、第五中心医院、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宝坻区人民医院、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蓟县人民医院、滨海新区大港医院、东丽区东丽医院、大港油田总医院、北辰医院、港口医院、北辰区中医医院、武清区人民医院、武清区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