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人民医院专家与时间赛跑 抢救35岁脑梗死患者

发布日期: 2015-05-25 00:00
来源: 北方网

对于医生来说,为了抢救患者的生命,他们会忘记下班,忘记疲劳。看到患者逐渐康复,医护人员会感到由衷的喜悦与欣慰。

  35岁的张女士上班时突然感觉头晕,随即左侧肢体没有了力气,看东西都是成双的。被家属送到人民医院时是下午5点,当时病人左侧肢体肌力已减低至4级,左上肢抬举持物费力,左下肢站立行走困难,伴左侧中枢性面舌肌瘫痪。该院神经内科陈蕾主任立即组织抢救。经过头部CT和核磁共振检查,考虑为“急性脑梗死”,必须紧急溶栓。众所周知,急性脑梗死发病后4.5小时为黄金抢救期,患者可以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以最大限度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医护人员立即为患者开通溶栓绿色通道。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忘记了下班的时间,全情投入到抢救工作中。此时距离患者发病已经3小时了,时间紧迫,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进行血液检查的同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药物也已准备妥当。患者血常规、血凝、肝肾功检查结果迅速回报后,静脉溶栓药物在医护人员密切监测下缓缓输入患者体内。约半小时后,患者左肢肌力较前恢复。溶栓后约1.5小时患者自觉视物成双减轻。患者病情稍微平稳,医生们马上分析她的脑梗死病因,没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吸烟、饮酒等病史,血栓究竟从何而来?医生从心脏彩超检查找到了答案,这名年轻的女性患者心脏结构异常,三尖瓣少量返流,卵圆孔未闭,肺动脉瓣狭窄。卵圆孔未闭导致心脏里面容易形成血栓,脱落后顺着血液循环到达头部,导致急性脑梗死。医生们立刻请来心脏科医生会诊,建议患者于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回忆自己小时候的确患有心脏病,长大以后没有不适感觉,故未规范治疗。

  本例年轻患者是幸运的。她在出现突发神经功能缺损后,立即于正规医院就诊,抓住了静脉溶栓黄金期,未遗留任何神经功能缺损。但脑梗死静脉溶栓也是有严格条件的:患者年龄应大于18岁,突发神经功能缺损,头CT检查显示没有出血或占位,明确急性脑梗死诊断;另外,患者急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应正常;患者及家属同意静脉溶栓治疗。具备以上条件,并且在发病4.5小时内,方可在生命体征监护下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专家提示,近年来脑梗死发病年龄逐年递减,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多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脏病(先心病、卵圆孔未闭多见)、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家族史、妊娠、口服避孕药等。本例患者于住院期间检查发现存在卵圆孔未闭,考虑为本次脑梗死栓子来源。因此,具备上述危险因素的青年人应于日常生活中做好脑卒中二级预防,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戒烟戒酒,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定期检查,早期预防。

分享到:

上一篇: 病人数据实时传医院急救车变临时急诊室
下一篇: 天津:病人数据实时传医院 急救车变临时急诊室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