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计生委统计数据显示,本市自根据国家新的《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及本市实际情况,将食用盐碘含量基准从35毫克/公斤变更为30毫克/公斤以来,去年监测全市居民食用碘盐的平均含碘量为25.1毫克/公斤,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96.8微克/升,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但监测也发现,本市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49.9微克/升,略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适宜范围。专家建议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要坚持食用碘盐,并可通过适当补充富含碘的食品或含碘复合维生素片来补充碘营养,减少碘缺乏带来的危害。
5月15日是我国第22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科学补碘,重在生命最初1000天”。针对近年来本市出现的合格碘盐食用率下降、孕妇碘营养偏低等问题,为进一步动员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市重点疾病预防控制和免疫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5月15日在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举办了本市“防治碘缺乏病日”主题宣传活动。
据介绍,碘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而甲状腺激素是促进儿童生长和大脑发育必不可少的激素。一般人的碘需要量为每日150-250微克,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要每日大于250微克。缺碘会导致孕妇流产或早产、胎儿死亡、畸形,损害儿童大脑神经发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学习能力低下,成人缺碘也会造成代谢紊乱、甲状腺肿大等疾病。本市属于缺碘地区,绝大部分地区的土壤、地下水等环境碘含量偏低,上世纪70年代本市成人的甲状腺肿患病率高达11.65%,病情危害严重。国内外经验表明,食盐加碘是缺碘地区人群补充碘元素的有效途径。因此,坚持食用合格碘盐,保持适宜的碘营养水平,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市实施食盐加碘20多年来,碘缺乏病防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到2014年本市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已持续16年符合国家低于5%的碘缺乏病防治要求,处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状态。食盐加碘的普及,不仅降低了本市碘缺乏病患病率,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儿童的正常发育。在普及食盐加碘的同时,本市一直坚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碘缺乏病防治措施,以达到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目的。
针对沿海地区是否需要补碘等热点问题,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了本市成人盐碘摄入和甲状腺疾病患病关系调查,结果显示,本市成人尿碘中位数为149.0微克/升,碘营养水平处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适宜范围。而成人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1.94%、15.09% 和1.03%,这一数据与国外、全国其他地区持平,未见异常。监测结果还显示本市成人甲状腺疾病患病与食用碘盐无关。可以说,目前的食盐加碘政策仍适用于天津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存在因食盐加碘引起的居民碘摄入过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