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最光荣——天津广播百名播音员主持人基层体验”小分队成员交通广播主持人王琳、文艺广播主持人汪洋、经济广播主持人高峰,新媒体节目主持人于婧三天来一直在天津儿童医院体验医护人员的工作生活。他们都有什么体会我们一起来听听。
我是交通广播的王琳,这一次的走基层我深入的岗位是儿童医院的急诊科。一早还没正式上岗,我就先遇到了一场生死时速般的生命接力:一位窒息患儿被警车紧急送来急诊科抢救,当时孩子的呼吸已经停止,只有争分夺秒方有一份生的希望,当时我最深的感受是:腿已经软了,心快跳出来了,只希望孩子能够抢救成功,这一刻,既要用专业的经验与知识挽救生命,又要沉着冷静,还要安抚好家属,医生的工作真的不容易。
我是文艺广播的汪洋。我体验的岗位是鉴诊处。鉴诊处的两个高峰时间是早晨的7点和下午的1点,开始放号短短的几分钟就发放出去200多份诊疗单,不光发号还要仔细询问和观察小患者的病情。二位医生8小时不间断的工作,上厕所要小跑;吃饭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也是需要轮换着吃。因为忙碌起来无暇顾及喝水,我就给她们倒好水,把水杯放到离她们手边最近的地方,让她们可以抽空抿上一口,润润嗓子。
有人会觉得鉴诊处有什么难得啊,不就是发发诊号吗?其实刚开始我也这么认为,不过咱们都理解错了。鉴诊处的发号工作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光要眼明、手快、嘴勤,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扎实的医学常识。
我是经济广播的高峰。我体验的岗位是导诊处,其实以前就听说过儿童医院挂号紧张,早上8点到了才发现这里感觉像是早高峰时段的公交车一般,人挨着人,怀里还都抱着小孩。
我和在这里工作二十年的苑大夫站在导诊台后,嘴就一直没停过,不停的有家属过来询问各种问题,比如:现在看到几号,我的号过了吗,这是皮肤科吗?去哪缴费等等,同时涌上来七八个家属也都是常有的事,当时我瞬间就懵了,不知道该回答谁的问题了,而站在我旁边的苑大夫却有条不紊。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大夫麻烦问一下”,这是每位家属都会问的一句话,而正是这句话才体现了咱们导诊工作的重要性,体现的是家属的信任,是对导诊工作的依赖。我后来算了一下,从8点开始,三个小时之内已经挂到一百五十多号了。仅一米宽的小小导诊台,却能让成千上万个家庭提前多了一份安心,而这正是导诊工作的价值。
我是新媒体的于婧。在儿童医院的几天体验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儿科医生和护士对于小患者的爱。在耳鼻喉科术后监护室里,每个做完手术的孩子都需要在监护室观察三天,主任告诉我,在这三天中,家长是不能见孩子的,因为怕孩子见了父母哭喊的更激烈,不利于术后恢复。一进入监护室,我就听到孩子们的哭声:“我要找爸爸妈妈,我要回家!”我的心马上跟着纠了起来,也觉得很心疼。在护士长的允许下,我辅助护士试着照顾小朋友,其中的一个才1岁的小男孩刚一睡醒就开始哭起来,我上前一边给他擦汗一边给他喂水,嘴里不停地安慰,感觉手足无措,这是一个需要多大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的工作啊。虽然这里的工作很繁忙,但是护士们始终面带着微笑,眼睛里也流露出浓浓的疼爱,一个护士说:“虽然是短短的三天看护,但是也和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结下了很深的感情,前几天一个小男孩走的时候,还说要娶我呢!”虽然这听起来很好笑,可是童言无忌,这不就是孩子们对护士姐姐的劳动和付出的回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