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最光荣”——天津广播百名播音员主持人基层体验小分队26日夜里到27日早晨,来到本市环湖医院,新闻广播佟森、经济广播于扬、滨海广播张良体验着急诊医护人员分秒必争间的辛勤,也感受着白衣天使这项工作的神圣和价值。
我是新闻广播的佟森。我和小组同事来到了环湖医院的急诊科夜班,在这12个小时里,我亲眼目睹并跟随医护人员抢救着30多名脑出血及脑梗患者,还要为几倍于患者数量的家属们做好解释工作,一个夜班下来,我的腰酸痛僵硬。
体验之前,我思考最多的问题是我该做些什么?我能做些什么?可当融入其中,看到患者家属焦急的神情时我知道了答案:我要为他们带路尽快抵达抢救室,要指引家属以最快的速度办好手续,送检样本,因为这里比赛场更需要争分夺秒!脑病患者由于功能受损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和精神亢奋异常等情况,要安抚他们的情绪与他们不断说话交流,这样既能帮助医生诊断病情又能缓解病患的痛苦感,进而配合治疗。有的患者说不出话,但他会紧握你的手,有的家属慌乱中也不忘对你说声谢谢!夜深时,有的患者恢复了意识,病情稳定,响起了鼾声,和医护人员相比我能做的很少,可当穿上白大衣的时候依旧能真切感到这份劳动的光荣!
录音:我是经济广播主持人于杨,昨晚8点我到达了这次基层体验的岗位——环湖医院急诊室护士站。值班护士高靓告诉我,我的工作任务是带领患者家属挂号并到达指定诊室就诊,就是这么一项在护士眼里再简单不过的工作,六个小时做下来,我已记不清在那条狭长的走廊里走了多少个来回,引导多少位患者就诊,只记得我们没有时间喝上一口水,没有去过一次卫生间。凌晨2点我已经是脚发麻腿发软耳朵嗡嗡响,而医护人员依旧在患者之间不停的忙碌着,从他们的脸上你看不到疲劳,看不到烦躁,看不到困倦。截至午夜24点,神经内科急诊室接班四小时内共收治18位患者,他们都脱离生命危险,得到妥善救治。正是他们的付出让我们的健康多了一道防护,生命多了一份保障,五一劳动节就快到了,劳动者的光荣属于同你们一样战斗在急诊室的所有医护人员们!向你们致敬!
我是滨海广播的主持人大良。我体验的这个夜班是医护人员最普通的一个夜班。
晚上8点20分左右,通往急诊科的楼道内传来忙乱的脚步声,120救护人员和病人家属送来一位脑梗病人,家属们急得满头大汗,接诊护士迅速询问了病人情况,安排急诊挂号,将病人送往抢救室,随即神经内科大夫对病人进行了检查和急救。没过几分钟,又一辆从咸水沽开来的120急救车送来了一名车祸伤者……就这样,从晚上的8点的夜班开始,急诊科的诊室分别接待了患有脑梗、脑出血、车祸、外伤、颅内感染等不同急症的病人,他们来自市区和滨海新区以及河北的周边地区。急诊床位基本满员,楼道内的临时床位也都躺满了病患。高速的运转流程让我这个体验者有点应接不暇,对于他们来说却又看似家常便饭。一面是一波接一波的急诊病人,一面是医护工作人员有条不紊、训练有素的抢救治疗,这里正在上演着真实版的“急诊室的故事”。从他们的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精髓,劳动最光荣,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体现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