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天津市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控防治工作机制,建立了结核病财政投入长效保障机制,实施了“菌阳和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免费治疗制度”等系列惠民政策,并参照该市户籍肺结核病人减免治疗标准对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予以相应的减免治疗。依托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开展了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筛查、诊断和治疗工作,进一步规范了耐药结核病防治工作。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结核病/艾滋病双向免费筛查工作,有效防治了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长期以来,天津市的结核病疫情始终保持较低水平,是全国疫情最低的三个地区之一。2014年监测数据表明,全市新登记肺结核病人2900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病人977例。
为进一步加强天津市结核病防治体系建设,天津市于2014年出台了《天津市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目前已初步形成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规划管理、定点医疗机构负责确诊治疗、非定点医疗机构负责初筛转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患者全程管理的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市海河医院及市儿童医院设置为市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承担全市普通肺结核患者及疑难、重症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各区县根据辖区机构自身特点将结防所或辖区内综合医疗机构设置为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承担辖区结核病诊疗职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肺结核病人治疗过程中的督导管理职责。
近年来,天津市不断加大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实施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动员全社会力量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行动开展三年来,累计招募志愿者3万余人,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万余次。志愿者涵盖各行各业,形成了全民共同参与结核病防治的良好氛围。同时,天津市还努力创新传播行动形式,不断扩大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的影响力。先后在全市建立了18个“学生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科普宣传基地”和5个“社区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科普宣传示范基地”。自传播行动开展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3月24日是第2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主题为“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控结核——发现、治疗并治愈每一位患者”。今年,天津市将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全面完成天津市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医防结合的工作机制。二是积极构建和完善天津市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不断健全耐多药结核病医疗保障政策。三是积极应对挑战,做好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四是采用多种途径广泛招募结核病防治志愿者,深入开展“天津市万名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