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14日为世界献血日。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市献血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2004年底万名大学生无偿献血,拉开了我市由计划献血向自愿无偿献血模式转变的序幕。广大无偿献血者、志愿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使我市无偿献血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
自2005年至2010年期间,全市共累计无偿献血656406人次,采集血液1020464单位,采集血液量达到204吨,年平均增长率为13.5%;临床用血从2004年10吨增长到2010年的46吨;自愿无偿献血比例从2004年的12.6%上升到现在的100%。到目前为止,我市已全面实现由指令性计划献血到自愿无偿献血的转轨。
2009年7月在各方协调和支持下,天津市首个献血屋在天津站候车室启用,两年间该献血屋累计采血42303单位;2011年3月首个校园献血屋在师范大学启用,目前全市已建设并投入使用献血屋5个,流动采血车15部,来保证全市临床用血。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培育,我市已经初步培养了三支献血队伍。一支相对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2010年固定献血者队伍占当年献血人次的10%;一支稳定的稀有血型志愿者队伍,目前血液中心拥有一支由326人组成的稀有血型队伍,自2002年建立至今已启动几百人次,基本满足了特殊群体人员的应急用血;还有一支是由200多人组成的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这支队伍主要由大学生组成,参加无偿献血的志愿服务活动,2010年累计参加志愿服务3000多小时。
支持无偿献血 造福社会百姓
本市无偿献血事业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和参与
近日,为进一步激励有关部门、社会团体与健康适龄的公民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社会公益活动,经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人民政府无偿献血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卫生局、市红十字会、市高等教育委员会分别向76个单位授予“天津市无偿献血促进奖”、向4名同志授予“ 天津市无偿献血特别奖”、向10537名同志授予“ 天津市无偿献血奉献奖”。
本市自开展无偿献血以来,得到社会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林易升是本次“天津市无偿献血特别奖”获得者之一,他是天津市台湾同胞大陆投资协会副会长,他感觉一个人献血毕竟有限,他积极鼓励台湾在津企业员工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并多次参加天津市血液中心机采成分血的捐献,对本市无偿献血事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义丹,在天津大学开创了采血车进校园的先河,为献血淡季校园采血作出了突出贡献,缓解了淡季供血紧张的局面。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处处长李鑫,在天津市血液中心机采科建立师范大学成分献血基地,对学生捐献成分血起到积极引导作用。2010年又积极帮助协调血液中心在师范大学内建立无偿献血屋,促进了无偿献血工作在师范大学里的开展。
在参加无偿献血的队伍中,也涌现出很多感人的故事和人物。中国人寿天津市分公司银保第二支公司员工文彦博,年满18周岁时,选择捐献成分血来证明自已是成年人了,第一次就捐献了1个治疗单位的血小板,从那以后的3年多里,他定期去捐献成分血,至今,共捐献41次。自从他投身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以来,更加感觉到,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无偿献血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爱心事业中来,无偿献血是用爱心与他人交流,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奉献社会。天津市血液中心的于勇从参加工作以后,每年坚持献全血。从2003年起,在坚持了近10年无偿捐献全血后,改为无偿捐献成分血。到目前为止,他分别在天津、上海、山东捐献全血7次,累计献全血总量2200毫升,捐献机采血小板44次,累计88个治疗量,并荣获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和铜奖各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