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市卫生部门联合公安部门重拳出击,对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长征医院)附近的医托进行了严厉打击。记者随执法人员,全程现场直击,为读者揭秘医托骗人伎俩。
收网:半小时擒获八医托
上午9时20分,医院门前人流如织。
“大姐,您是找长征医院吧,现在天津的医院整合,长征医院没了。我知道医院有专家在别处出门诊……”一位皮肤黝黑、操外地口音的男子,向一位外地农村人模样的中年妇女强力推荐着一个名叫“金津门诊部”的医疗机构。见该妇女将信将疑,男子显出一脸诚恳:“我胳膊上的皮肤病就是在那治好的,你是农村来的,我也是农村来的,咱农村人都不容易,我能骗你吗?”在男子一连串“肺腑之言”的强大攻势下,中年妇女打消疑虑,眼神中闪现出希望。
“你还来骗人!”正当该妇女在“热心”男子帮助下准备搭乘出租车投奔“名医”之际,早在一旁暗伏多时的两名医院保卫处工作人员突然出现,一把揪住眼见败露准备转身逃跑的男子。中年妇女这才恍然大悟,惊出一身冷汗。
同时,其他几路执法人员也收获“战果”。半小时内,共抓获8名医托,清除了医院门前坑害患者的一个个“毒瘤”。
坦白:自曝三大骗人内幕
在记者面对面采访这些医托中得知,他们都来自外地农村,有的是老乡,专门以医托为谋生手段。他们“从业”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已有四五年“托龄”,在与执法部门多年的“游击战”中,俨然已成派出所“常客”。他们坦白了骗人的三大内幕。
内幕一:目标年龄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病情不能太重。
医托已有四五年。“我知道干这个,人人恨,可为了挣钱豁出去了。”他说,“我受雇于一家叫‘仁忠医院’的民营医院,从安全角度考虑,我们选择目标很讲究。一般主要瞄准外地农村模样的,他们对这里情况不熟,好骗。此外,年龄太大的、太小的和病情重的都不选,因为他们身体条件不好,治疗有风险,万一治出大毛病我们担不起。至于其他的一般病人,我们就是治不好,可也治不坏,开的都是中药,患者找来退钱就是了,不会有大问题。”
内幕二:现身说法或以乡情骗取目标信任。
游说目标时,现身说法或以乡情感人,都是医托们的常用手段。同样来自安国县的37岁医托罗某说:“我一般上午一早先到车站找目标,10点来钟再来医院。锁定目标后,我会跟他们说这医院搬家了,专家在别处等等,不过最能打动他们的,往往是‘我也患过某病,在别处已治好了’和‘我们都是农村的,不会骗人’之类。有时一天能往‘金津门诊部’送去好几个,每个去了都得开几百块钱中药。”
内幕三:“计件”提成,互相打托。
42岁的医托宋某还透露了这样一个行规:“我们都是‘计件工’,介绍一个病人,就有一份提成。我受雇于两个老板,一个是‘中山北医院’,一个是‘金津门诊部’,为不让我介绍的两个患者在同一个医院撞车,以免让他们看出破绽,我就两个医院轮流介绍。当我遇到难劝的目标,就会和两三个同伴一起上,互相打托。”
重拳:加大源头打击力度
“这帮人太缺德了!”在医院,一位恰好曾上当受骗的东北小伙说,“我在天津打工,前一时期出皮疹,本来慕名到长征医院看病,没想到被他们忽悠到别处,到那连检查都没做就给开了699块钱中药,喝了10多天也没见好!”
针对近期本市医托抬头的情况,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王贺胜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医托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医疗秩序,更是损害了广大患者的利益,会耽误疾病的及时有效诊治。对此,市卫生局已经做出部署,联合本市公安部门持续开展打击医托专项整治行动,并进一步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对雇用医托的那些医疗机构加大打击惩治力度,还百姓一个干净、有序、安全的医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