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教育>健康知识

防治高血压几个常见误区,看你中招几个→

发布日期: 2025-10-30 15:00
来源: 健康天津
01

怎样的血压算高血压,高血压又有什么危害?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称为血压,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上臂血压,收缩压均大于等于140mmhg,舒张压均大于等于90mmhg,则称之为高血压。高血压危害很大,如果不及时治疗,对寿命影响很大,控制不佳还可引起多种疾病如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眼底病变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以及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02

高血压是“老年病”吗?

过去确实把高血压当成“老年病”,但《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中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5-30%,而天津18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已超过30%,35—44岁年龄段增速最快。高血压的本质是血管早期老化的表现,与遗传、高盐饮食、肥胖、久坐、熬夜、情绪紧张等多因素叠加有关。因此,高血压并不是“老年专属”,而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03

家用电子血压计所测数值总比医院低,应以哪个为准?

记住“722”原则——连续7天、每天2个时段(晨起和睡前)、每个时段测2次血压取平均值。家庭测量血压≥135/85 mmHg即可诊断高血压,与诊室140/90 mmHg标准对应。测量血压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测量前静坐5分钟,测量时袖带与心脏同一水平,厚衣物需把袖子脱掉而非卷起来,避免数据偏差。


04

如果血压测量值达到了高血压的标准必须马上吃药吗?

不一定。如果各项检查未发现靶器官损害,先建议使用3—6个月的“生活处方”——减重(每减10斤收缩压可降5—20 mmHg),控盐(每日<5克),运动(视自身情况而定,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若仍未达标,再启动单药治疗。年轻、无靶器官损害者可以耐心尝试非药物干预。

05

一旦确诊高血压是否需要终身服药?

临床上有“缓解”概念,即药物减量后血压仍低于130/80 mmHg,且持续1年以上。但真正做到完全停药的患者不足5%,多见于体重明显减轻、成功戒烟酒、原本为继发性高血压且病因已去除者。吃药就像学会开车,一旦上路就很难再回到“步行时代”,但可以把“大排量”换成“小排量”,还需坚持长期治疗,定期随访。


06

降压药的选择要注意什么?

1.长效治疗药物1天服用1次,以达到24小时控压的目的。

2.启动治疗后血压在4周-12周内达标即可,不能过快降压。

3.兼顾靶器官保护:保护心脑肾,阻断心血管事件链进展。

4.个体化治疗:医生要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适宜的降压方案。


07

网上流行的“芹菜汁降血压”靠谱吗?

芹菜富含芹菜素(apigenin),动物实验证明其有扩张血管的效果,但人类研究证据不足。每500g芹菜约含钾800mg,所以喝芹菜汁只对钠敏感型高血压有益,而且芹菜中草酸含量较高,可能诱发肾结石。因此,芹菜要适量吃,还需因人而异。


08

生活中哪些“隐藏盐”最容易被忽视?

1.挂面:100g挂面含盐1.2g;

2.腐乳:1块约含盐1g;

3.话梅:10颗含盐1.5g;

4.沙拉酱:1勺(15g)含盐0.3g;

5.外卖“酱香类”菜品: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酱汁含盐量可达3—4g/份。

购买包装食品要学会看“钠”含量,乘以2.54即为“盐”克数,尽量选择每100g食物含钠量少于120mg的低钠食品。


09

天津人爱吃酱货、熬鱼,有没有减盐技巧?

1.酱货先水煮3分钟再切片凉拌,可去除30%盐分;

2.熬鱼时可用番茄、洋葱、香菇提鲜,减少酱油、面酱用量;

3.用“酸味”替代“咸味”——出锅前滴少许陈醋,味蕾对盐的敏感度会下降30%;

4.使用“限盐勺”,建议3口人的家庭每月食盐总量不超过400g。

010

喝茶能降压吗?

适量饮用茶饮确实可起到一定程度的降压效果,但严重失眠或心律失常者要避免饮浓茶;服用华法林者慎饮大量绿茶(因维生素K拮抗)。给大家推荐两款茶饮。

绿茶:茶叶中的儿茶素可使收缩压平均下降2—3 mmHg,建议每日饮用4杯(每杯200ml),80℃热水,冲泡3分钟以上。

山楂陈皮普洱茶:适合血脂高伴肥胖人群,生山楂5g+陈皮3g+熟普洱3g,沸水闷泡10分钟,饭后饮用,每日1剂。


011

运动降压“最佳时段”是什么时候?

最新Meta分析显示,下午4—6点运动,夜间血压下降更明显。建议“有氧+抗阻”组合:快走/慢跑30分钟,随后进行弹力带训练(深蹲、划船、推胸各3组×15次)。每周至少5次,持续12周,收缩压可下降7—10 mmHg。


012

高血压患者能吃阿胶、人参进补吗?

并不适合所有患者,这些滋补食品还需因人而异。如高血压伴阴虚(口干、潮热、舌红少苔)者,可少量阿胶烊化冲服(每日3g),但需监测血压;伴湿热(舌苔黄腻)者禁用。红参、高丽参性温,易升高血压,建议换用西洋参每日含服3g,或太子参15g煲汤,补气而不升压。


013

夜间打鼾和高血压有关吗?

极可能有关。50%以上的顽固性高血压会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如果家属发现您夜间鼾声停顿>10秒、晨起头痛、日间嗜睡,请尽快做多导睡眠监测。佩戴CPAP呼吸机3个月后,血压可再降5—10 mmHg,并可适当减少服药量。

014

高血压患者在饮食方面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常见的误区有很多。比如很多人认为“不吃盐就不会得高血压”,其实低盐是必要的,但完全不吃盐也不行,钠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长期缺钠会导致身体不适。还有人觉得“只要吃降压药,饮食就不用控制了”,这是错误的,药物治疗需要配合饮食管理,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另外,有些人认为“高血压患者只能吃素食”,其实并不是这样,适量的优质蛋白质对身体是必需的,只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食物和烹饪方式就行。


最后,为大家总结一句降压核心口诀:“管好嘴、迈开腿、睡好觉、心情美、勤监测、遵医嘱”,认真做好这18字口诀比任何单一食物或偏方都有效。


分享到:

下一篇: 冷空气“冻”真格了!“断崖式”降温防护指南,快转给家人朋友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