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教育>健康知识

“秋乏”精神不济睡不好?可能是血糖没控好

发布日期: 2017-09-27 10:21
来源: 北方网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时令进入秋分,秋高气爽,人体却容易感到困乏无力,精神不济,出现“秋乏”。“秋乏”并非病态,而是由于“长夏”的炎热暑湿天气向秋天的凉爽干燥过渡时,人体为了适应气候变化而产生的生理反应。不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此季节也容易疲乏,需要辨识清楚,以免耽误病情。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夜间失眠或睡眠多梦等问题,这对于其血糖的控制是不利的;同时血糖控制不好也会影响睡眠。教糖友们该如何睡好“控糖觉”?
   失眠与血糖互相影响:正确
  美国《流行病学年鉴》杂志最近了刊登荷兰一项研究发现,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血糖升高危险增加3倍。经国内大量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血糖明显增高往往提示睡眠质量亮起了红灯。
  血糖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大脑神经系统异常,从而引起失眠。例如有的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反应而突然醒来,或夜间多梦,可能就是因为进食少、运动多、或降糖药相对过量使血糖降到低于正常值。睡前少量加餐,减少了夜间发生低血糖的可能。血糖平稳了,糖友才能睡个好觉。
   糖友不能睡懒觉:正确
  偶尔睡个懒觉,对健康人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对糖尿病人来说,容易影响血糖波动,加重病情。
  一般来说,早晨3点到上午8点,是血糖最容易升高的时段。如果患者9点才起床,而用药方案没有随之调整,就会造成早间胰岛素与晚间胰岛素的叠加作用,可能会引起血糖不正常的波动。
  如果早上不能按时起床进食,而头一天晚上注射的胰岛素持续起作用,会引起患者低血糖。并且睡懒觉还会使晚间的胰岛素作用时间延长,影响白天的控糖效果。
   午休会增加患糖风险:因人而异
  此前由英国糖尿病慈善机构完成的一项涉及1.6万人的研究表明,每周至少午睡一次的人,其糖尿病发病风险比不睡午觉的人增加1/4。
  午睡并不是控糖的关键因素,它对血糖的控制主要是对患者饮食规律的打破。
  午休不会直接影响血糖的控制,午休也应该因人而异。平时习惯睡午觉的人来说,建议饭后半小时后运动一会,再午休半小时。但切忌吃完饭就立即午休,因为缺乏运动,会引起血糖骤然升高。
  对于没有午休习惯的患者来说,午休可能会影响夜间睡眠质量,应尽量不午休或限制午休时间。
   糖友应该开灯入睡:有待考证
  英国威尔斯地区卡迪夫大学医学院曾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开灯睡觉,可减少患视网膜病的几率。因为可避免眼睛为适应黑夜而消耗更多的氧气。
  灯光可能会影响患者睡眠。即便是有利于预防视网膜病变,也不推荐开灯入睡。目前预防视网膜病变的良方应该是控制血糖,同时促进血液微循环。此外,该研究只是小范围的调查,还需临床研究才能证实。
  糖尿病患者最好是关灯或者开微弱柔和的灯光入睡。通常开灯睡觉会使人体产生“光压力”,影响人体正常代谢,影响血糖指标。
分享到:

上一篇: 混乱工作模式开启 凌乱假期该这样健康过
下一篇: 秋季“干果王” 常吃板栗养胃健脾、延缓衰老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