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教育>健康知识

又是一年“龙抬头” 开启健康好兆头

发布日期: 2017-02-27 10:36
来源: 北方网

二月二,龙抬头节,是春节之后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白居易《二月二日》诗:“二月二日新雨晴,草牙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龙抬头这天,要吃春饼,寓意“吃龙鳞”;要理发,寓意“去旧迎新”;更要注意日常保健,开启一年健康好兆头!
  站在春天的门槛上,迎来“龙抬头”的好节日。此时,大地已脱去冬天的外衣,开始迎接万物生发的春天。季节交替,乍暖还寒。一方面,人们容易生病;另一方面,此时正是一个欣欣向荣、阳气生发的时季,养生正当其道。
  忽冷忽热 注意穿衣
  初春时节,天气冷暖不均衡依旧会是常态,“倒春寒”和早晚温差大的问题依然存在。急于摘除衣物,身体很容易因为没有适应外界的变化而受到伤害。大家务必要做好保暖准备。腿部保暖最重要,其次是头部、腹部、足底。但是春捂也要有度,15摄氏度是春捂的临界点,超过15摄氏度就要减衣,不要再捂了,再捂下去反而容易诱发“春火”,老人和孩子尤要注意这点,可适当调整穿衣层次。
  另外,春季衣着款式应宽松舒展,纯棉织品吸湿性好,暖和又贴身,是内衣的合适选料。传统养生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起到“滋阴养阳”的作用。
  吐故纳新 适当运动
  “二月二”又称“踏青节”,白居易《春游》诗云:“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春天乃生长的季节,人顺应这一自然规律,投身于踏青远足的运动之中,必将助阳气之生发。
   春天气温上升,人体阳气向外透达,气血走于肌表,濡养四肢关节肌肉,以适应活动量的增加。运动动作宜舒展、畅达、缓慢,首选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 跳舞、做操、打拳或球类运动,但不建议进行强度较大的器械力量型锻炼。我国古代著名长寿医学家孙思邈指出:“养生之道,常欲小劳。”故运动切忌过分活动, 以免大汗淋漓而伤阳气,有悖于“春夏养阳”之旨。
  另外,要提醒的是,春季锻炼不宜过早,因为早上气温低、雾气重、粉尘多,最好在下午气温回暖后锻炼。
  调整饮食 少酸增甘
  中医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天新陈代谢旺盛,饮食宜甘而温,以健脾扶阳为食养原则。宜选用甘辛、性温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腻、生冷、酸涩、粘硬和大辛大热之品,防止助热生火。
  由于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营养消耗增加,因此应多选用既升发又富有营养的食品,如:黄豆芽、绿豆芽、豆腐、豆豉、大麦、小麦、大枣、瘦肉、鱼类、蛋类、花生、芝麻、柑桔、香蕉、蜂蜜、姜、葱、蒜、春笋、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荠菜、马兰菜、枸杞头、香椿头等,可起到清热泻火、凉血明目、消肿利尿、增进食欲等作用。
  在“二月二”当天,天津人有吃焖子的习俗。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营养科主任靳建鸣副教授表示,焖子多是淀粉做的,糖尿病人可以适当食用,但必须控制好量。因为淀粉会在消化道被胰淀粉酶等最终水解成为葡萄糖,吸收后引起血糖升高,而且这类食物的升糖指数较高,升高血糖的幅度较大。如果进餐时吃了含淀粉较高的食物,主食的量就要相应减少。
  夜卧早起 避免春困
  春天风和日丽,大自然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阳气渐长,阴气渐消,人们的新陈代谢进程被加快了,大脑对供氧量的需求随之提升。一旦出现供氧不足的情形,人便会容易犯困,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春困”。其实,“春困”还是可避免的,《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也就是说,在春季中,我们的作息安排最好是能适当地晚睡早起。掌握“夜卧早起”的睡眠节奏,早起后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顺应春季的升发之机,促进体内外的气体交换,有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使人体精力充沛。
  科学安排 预防疾病
  随着天气逐渐暖和,人们户外活动增加,交流频繁起来,也让一些疾病有了交叉传染的机会,老年人和儿童等易感人群尤其要注意,在传染病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传染。
  春季多风,中医认为,风为六淫之首,风虽然是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为主,“春多风病”,春季风是主要的致病因素。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张玉华主任表示,细菌、病毒等容易在春季繁殖传播,易引发流感、肺炎、流脑、猩红热、肝病、腮腺炎、红眼病等。所以一定要讲究卫生,勤洗晒衣服、被子,除虫害,开窗通风。
  春季是花粉传播高峰期。北方地区的桃花、杏花开放,杨絮、柳絮四处飞扬,过敏体质的朋友应注意防止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早上6点到上午10点之间是花粉过敏症的高峰期,要特别注意。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龙抬头带来了大量的雨水,雨水增多湿气会加重。由于感受风、寒、湿邪,气血瘀滞,容易引发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随着天气变暖,雨水增多,还要避免颈肩痛、关节疼痛等症的发生。

分享到:

上一篇: 眼红眼痒或是过敏性结膜炎避免揉眼冷敷缓解
下一篇: 盲目“辟谷”容易伤身 减肥要试试“轻断食”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