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教育>健康知识

“桑拿天”体湿容易皮肤痒 饮食调养顺利度苦夏

发布日期: 2014-07-21 14:14
来源: 北方网

入伏后的我市连续4天气温保持在35℃以上。上周我市也迎来了短暂降雨,但强度并不大。气象专家表示,伏天里,只有强降雨才能给津城带来短暂的凉爽,较弱的降雨不但不能带来凉爽,反而增加湿度,让闷热更加严重。由于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三伏天是最湿热、最容易出现健康问题的时段。

夏季皮肤痒 多数是“体湿贪凉”引起的

  很多人会发现,夏天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记者在门诊了解到,近期由于湿疹到医院就诊的情况也明显增多了。对此,解放军309医院原营养科主任张晔指出,入伏后,空气里的湿气大,另外贪凉、吹空调等做法又会把体内的水“堵住”,很容易引起皮肤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湿疹。张主任指出,湿疹发作与人体自身代谢和免疫能力,皮肤适应能力,体内湿度大有直接关系。而在夏天更容易发作,其中很多人是因为贪凉激发的。

  既然体湿容易诱发皮肤问题,那么如何判断体内湿气重呢?张主任说有很多小方法都可以观察自己体内的湿气情况。1、观舌头。平时伸出舌头照镜子看看,如果出现舌头肥大、或者舌上有齿痕,这些都是体内湿气比较多的表现。2、观手。有时候会莫名手胀,手指粗了,握拳感觉攥不紧。3、观大便。出现糊状便,冲厕所后有粘挂等。以上都是体内湿气太重的表现。需要注意排湿。

  “马齿苋”内食外敷 可有效祛湿止痒

  排除体内湿气,张主任指出一定要“动起来”。每天增加适量的运动,让血液循环起来,达到正常排汗,使毛孔彻底打开,自然收拢,就可以很好的预防皮肤问题。夏天洗澡要注意水温适宜,尽量控制化学成分沐浴液的使用。

  张主任也为大家介绍了一张很好的祛湿食材。张主任介绍,马齿苋属于野菜的一种,是亦食亦药的食材。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既可以食用也可以外敷,对抗夏季皮肤瘙痒有很好效果。用法:

  1、食用方法:将新鲜的马齿苋洗干净,切成寸断儿,拌上干面。待开锅以后放入锅内蒸,大约四分钟。取出后,撒一点儿盐、香油、蒜汁,拌着吃。是很好的祛湿排毒食品。

  2、外敷方法:通常家里会用水抄菜,同样的方法,把抄马齿苋的水,放置到合适温度,就可以直接擦拭皮肤了,可以起到止痒的功效。如果瘙痒程度较为严重,甚至出现破皮、溃烂等情况,就可以把菜洗干净后捣烂,直接敷在患处。

  营养师支招 饮食对抗“桑拿天”

  1、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

  营养专家指出,脾一定要保持干燥才最健康,因此在湿气最重、气温最高的伏天,一定要注意清热健脾。清热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子、西红柿、绿豆、黄瓜等,还可用大蒜、姜、醋等调味品以增强食欲。健脾利湿的食物有:冬瓜、南瓜、苦菜、姜、莲藕、薏米、山药等。

  2、饮食不要贪凉

  夏季虽然天气炎热,但对过凉的食品,如冷饮、冷食、冰镇水果等均不宜多食。否则容易加重肠胃负担,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胃肠痉挛、腹痛、腹泻、消化吸收障碍等问题。老人和孩子,更要注意饮食节制。

  3、饮食宜清淡保证蛋白质供给

  夏季饮食应以清淡平和为主,可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可以适当多吃苦味食物。此外,高温条件下,人体蛋白质分解增加,要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鱼、肉、蛋、奶和豆类均为优质蛋白,可适量补充,但不宜过多,以免增加肾脏负担。

分享到:

上一篇: 最新研究发现:喝酒上脸的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
下一篇: 准妈妈孕前应接种哪些疫苗?乙肝风疹流感等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