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起源于非洲南部的卡拉哈里沙漠,栽培历史悠久,埃及5000年前就已有栽培。西瓜在10~11世纪传到中国,由于其来自西域,故称西瓜。中国种植西瓜的最早记载见于《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一书中载有:“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者。”可见在1500年前,我国已有西瓜栽培。
西瓜富含番茄红素
西瓜脆嫩味甜多汁,瓜瓤含糖量一般为8%~12%,其中主要是果糖。此外,西瓜还含有维生素、蛋白质、果胶和多种矿物盐。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外,几乎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是夏季主要的消暑果品。
西瓜中的番茄红素具有高效抗氧化剂的特性,能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起到保护心脏、降低血压的作用。新鲜的西瓜汁和鲜嫩的瓜皮可增加皮肤弹性,减少皱纹,增添光泽。因此,西瓜不但有很好的食用价值,还是高效经济的美容食品。西瓜性甘凉,老幼皆宜,连孕妇和一些病人也可以吃。
清热解毒用瓜皮
西瓜是含水分最多的水果之一,水分约占全果的90%以上。西瓜中含有的大量水分可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对急性热病发烧、口渴汗多等症状有缓解作用。吃西瓜后尿量会明显增加,这可以减少胆色素的含量,并可使大便通畅。它所含的糖和盐能利尿并消除肾脏炎症,对小便短赤、黄疸等热性病症有辅助治疗作用,是消暑解渴的夏令佳果。
研究证明,西瓜皮的清热解暑作用比西瓜瓤更好。新鲜的西瓜皮营养十分丰富,含葡萄糖、苹果酸、枸杞碱、果糖、蔗糖酶、蛋白氮基酸、西瓜氨基酸、番茄素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有消炎、降压、促进新陈代谢、抗坏血病等功效,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晒干后的西瓜皮可制成中药西瓜翠衣,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常用来治疗口干、咽喉干燥疼痛等多种疾病。
西瓜后熟营养更佳
室温保存的西瓜比刚刚摘下的西瓜含有更多的营养成分。科学家选了一些不同种类的西瓜,将它们在21℃、3℃和5℃的环境下分别储存14天。结果显示,与刚摘下来的西瓜相比,在21℃环境下存放的西瓜营养成分最充足,番茄红素和类胡萝卜素均有明显的增加。这表明西瓜在后熟的过程中,营养成分向更充足的方向转化,后熟的西瓜营养成分更高。所以,新摘下的西瓜不用趁着新鲜吃,放几天再吃口感和营养更好。
温馨提示
选瓜要一看二拍三听
选购西瓜讲究一看、二拍、三听。一是看形状,鉴别瓜的皮色和瓜蒂、瓜脐。凡瓜形端正,瓜皮坚硬饱满,花纹清晰,表皮稍有凹凸不平的波浪纹,瓜蒂、瓜脐收得紧密,略为缩入,靠地面的瓜皮颜色变黄,就是够熟的标志。二是手拍。一手捧瓜,另一只手轻拍瓜面,感到弹手的瓜成熟度不够;如拍打的感觉如同拍打人体肢体般,则是熟瓜。三是将瓜放在耳边听。双手稍用力挤压西瓜,如西瓜发出细微的响动,则是熟瓜;如果瓜皮柔软、无光泽,敲声太沉,瓜身太轻,甚至摇瓜闻响,那是倒瓤烂瓜,不能食用。
西瓜寒凉,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及有胃肠道疾患的人不宜一次吃得太多,否则会使大量水分进入胃中,冲淡胃液,造成消化不良,使胃肠道抵抗力下降。西瓜是夏令瓜果,冬季不宜多吃,更不要吃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西瓜。